ldquo德尔塔rdquo病毒笼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 http://m.39.net/pf/a_7309729.html

身在外,心系祖国,这是每一个在异国他乡游子的共同感受。近日,国内由于境外“德尔塔”病毒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先后波及多个省份,虽然有些担忧,但我们伟大祖国抗击疫情的工作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这让我坚信:作为第一个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的国家,祖国一定会平安地度过此次难关。身处国外,切身感受到当地疫情发展的不乐观,新增确诊病例持续攀升,不断出现疫情高峰,并且这一状况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明显改善。作为一个从模范防疫抗疫国家走出来的医务工作者,国外民众对疫情的认识、防护措施几乎让我瞠目结舌。众所周知,口罩、社交距离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但是医院,疫情初期仍可以看到个别医护人员佩戴的是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的棉布口罩,随着确诊感染病例爆发性增长,现在依旧有很多医护人员不能正确佩戴外科口罩。防护意医院20余名医护人员发生聚集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医护人员尚且没有防护意识,何况普通百姓。在卢旺达,即便是确诊患者,也没有有效的隔离措施,是否隔离,全凭自觉。国内疫情爆发时,为防止疫情扩散,医院的口腔科首先采用急诊患者先做核酸检测,排除阳性后进行下一步诊疗;普通诊疗暂时停诊,待疫情缓解后择期约诊的严格防控措施。但这个抗疫方案,在卢旺达根本不能实施。当地大部分民众月平均收入是30美金左右,而做一次核酸检测的费用是50美金,一次核酸检测要花费掉将近两个月的收入。不耳听、不目睹,永远体会不到非洲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门诊患者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尚未出满月的产妇,背着新生宝宝,尘土飞扬中步行几小时来看牙。不是疼痛难忍,谁会如此辛苦地背着新生儿来回折腾呢,倘若有卢郎(约1.5元人民币),打个自行车出租车也可以让自己、让孩子少受一点烈日灼身的苦楚。遇到这样的病人,无论她是否是新冠患者,我想任何一位医生,都不会考虑什么气溶胶、飞沫病毒传播,只会尽己所能地给与诊疗。我常想,通过我的治疗可以让产后虚弱的她在几小时的负重步行后,消除疼痛、睡个好觉,仅此而已。类似这样的患者,医院还有很多,她们疲惫的神情、求助的眼神,令人不忍拒绝,即便加班工作也无怨无悔。

当地人的口罩当地医院门口揽客的出租自行车当地普通农民居住环境门口候诊的背孩子妇女

卢旺达由于经济欠发达、饮食习惯中摄糖较多、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薄弱,龋齿、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发病率极高,医院口腔科所配备的三名医生中只有一名医生可以做简单的口腔内科治疗,中国医生来到这里,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门诊工作量。工作累一点没关系,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也没关系,但是在疫情肆虐的特殊环境下,非洲高温、简陋的工作环境加上穿着防护服,对我的体力是一种考验。每次连续6小时挥汗如雨的工作,总让我产生幻觉:诊室错当健身房,刷手服误做速干衣,似乎又回到了国内下班后泡健身房的惬意小生活;但是数小时后才消退的面部N95压痕会无情地提醒我这个中年老妇女,这是一个幻想,我的挥汗如雨只是因为防护服不透气,我太热太热太热了…

临床诊疗工作中

门诊结束后口罩压痕和浸透的衣服

年7月17日和18日,卢旺达政府对首都基加利15%的居民进行免费核酸抽查,抽查结果是17日有例阳性病例,18日有例阳性病例,按照卢旺达的阳性确诊率,我每周都有可能接诊到2例确诊病例患者。虽然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但同时我也是一名母亲,每天在一线工作,看到这里的华人感染确诊病例激增,年轻的同胞因为呼吸衰竭不得不使用呼吸机、进行气管切开,这一切,让我对新冠也会有恐慌。高压环境下,心理建设非常重要。每当接近心理承受边缘时,我会告诉自己:我有N95,我有护目镜,我有防护服,我有强大的抵抗力…即使我不幸感染,有国产新冠疫苗护体,我不会是重症…不知不觉,作为曾经的女文青,就会给自己的援非工作人为地烘托一点舍生取义的悲壮色彩,一瞬间,自我感觉高大了许多,有时想想,这体会其实也挺美好。

到今年八月中旬,援非工作已进行了8个月。期间,有许多朋友用不同的方式问过我相同的问题:“选择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来援非,有没有过害怕,是否感到后悔?”我的答案是:“我会害怕,但我无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无论能否平安归来,能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下参加援非医疗队,都是我一生的骄傲。当我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卢旺达这片红土地一定是我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一缕永恒色彩。

工作期间患者病例整理

徐立杰:中国(内蒙古)第21批援卢旺达医疗队口腔医生,内蒙古自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供稿:徐立杰编审:冯凯)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cs/11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