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身的补肾法

每当身体出现问题是,我们总习惯性地求助于外界:吃药、打针、针灸、艾灸、刮痧、拔罐……想过没有,条件不允许实现这些外在手段,该怎么办呢?其实,养生治病的方法不仅仅靠外界条件的辅助,我们自身就有很多妙药良方。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

  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xu)、滋润、濡(ru)养、激发等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可见个脏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体自身补肾法,就是外劳宫补肾法。具体方法是: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常酗酒的仁,脑门还会渗出汗珠,有的腰部会出汗。这是因为人的两手外劳宫紧贴二肾后,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将肾内虚寒之气逼出,通过运行,变成汗水排出体外。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量和五行之气,温煦了二肾。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倘若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坚持运用外劳宫补肾法,再加上小指头提水法的锻炼(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上述的肾亏、肾衰之疾患。

-闲着没事,补补肾

位置:在第五掌骨和第四掌骨,手掌背面交汇处。

  冬季的养生最好的季节,冬季的时候你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去探查一下腰痛点,可以去点揉。

  腰痛点和下面的落枕穴都一样,如果按左手没有感觉就换右手看一看。用指肚点揉,女孩子指甲比较长,就用指间关节点揉或轻轻咯一下,酸爽的感觉立刻出来了。

  如果有腰酸或者腰肌劳损,或者急性腰扭伤,点揉腰痛点多数都有反应,针刺也可以,点揉同时增加活动幅度,几分钟之后就会有缓解。

  对于日常保健来说,我们可以经常去探查一下,如果疼了就揉一揉,这个对于壮肾气是有很大好处的。

  为什么这个点有补肾作用?这个点在儿科推拿中叫“二马”,对小儿来说是大补元气,补肾气的穴位。所以小儿在发育迟缓的时候,肾气不足的时候就刺激这个位置来增长他的肾气。推而广之,补养成人的肾气也是有作用的。

-颈椎不好就揉它

位置:稍微握一下拳,在第二掌骨和第三掌骨,即中指的延长线和食指的延长线交汇那个地方。

  你可以用食指在这个地方稍微推按一下,有的人可能就会有疼,因为现在颈椎不好的人特别多,在脖子僵硬的时候推按一下有效。

  落枕穴对颈部肌肉有刺激作用,如果颈子不舒服,就在这个穴位自己揉一揉,边揉边轻轻扭转脖子,有助慢慢放松下来。

-让我们像春天一样阳气勃发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手臂背面的中线走的是三焦经。三焦经对人体特别重要,它和气的运行,水的代谢都有关系,因此它的负荷比较大,容易出问题。

  《难经》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原气在三焦经运行,如果三焦经出问题,原气消耗可能会大一些,间接可能会伤到肾经。

  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是这条经络的原气发出之点,灸阳池穴可以补下焦之气,培本肾元作用是很明显的。

什么时候可以灸呢?

  我建议大家在春天的时候,阳气勃发,可以去艾灸阳池穴。如果悬灸大概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好了。灸一周就好了,时间也不用太长。

  现在是冬季,我个人觉得如果身体没什么事,我不太赞成冬季盲目做艾灸。不要乱折腾,冬天自然界状态以收藏为主。很多人去艾灸,有效果是因为你有病,寒气很重。身体健康的朋友就别随大流了。

-牙疼、腹泻、感冒揉合谷穴

位置:在第二掌骨的中点处。我们将食指的掌指关节作为A点,B点就是第二掌骨和大拇指延长线后面的交汇处,A点和B点连线的中点处就是合谷穴的位置。

  大家可以用你的右手的拇指去点揉一下这个穴位,是否有痛、酸、麻的感觉?

  我看很多人在按揉合谷穴时,他们发力的角度都是垂直向下发力的,基本都揉到突起的肌肉上,这个是不对的。

  正确方法是:点揉在第二掌骨中点,角度是和手掌是平行的,向小指方向点揉。也就是说点揉时是要向骨头上发力,揉的时候不是推按,而是固定在一个点处,旋转,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像拧螺丝一样旋转,劲儿慢慢就进去了。如果这样按揉,多数朋友应该是痛的感觉。

  合谷穴它的疼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肠经的气血在这里会有一个拥堵。

  大家可以去做试验,每天按揉两次,每次在这个地方点揉两到三分钟就,两个手交替进行。一般情况下,三天左右,这个痛感就消失了。这意味着大肠经其中的一个堵塞点被你疏通了。

  按揉合谷穴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能够调节肠道,因为它是大肠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它的畅通意味着肠道功能比较好。有朋友通过点揉这个穴位,感觉到肠道排便能力有变化。

  如果有下牙疼痛,排除露牙神经、牙髓炎等情况,只要是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而是是下牙,按揉合谷穴基本都有反应。因为大肠经循着下牙进入口内,下牙疼痛找同侧合谷穴,牙痛一般可以立竿见影的消失。

-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寻少商

位置:少商穴在拇指的桡侧指甲旁0.1寸

  很多朋友在冬天时候容易感冒,感冒之后肺经上有个穴位,在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有很多人知道少商放血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可是有的人有效,有的人无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咽喉部和大约七条经络有关,肺经只是一条经络。所以咽喉肿痛在少商位放血无效的时候,说明问题和肺的关联不是特别大。

  如上图的例子,这个人放血就不会有效果,因为放出来血的颜色是淡的,鲜红色,说明这里是正常的。我上大学时,有次一个同学冬天感冒嗓子疼、咽喉肿痛,少商放血时那个血立刻喷出来,挤出来的血是暗紫的,脏血流尽,新鲜血出来的时候,嗓子也立竿见影清凉了。

  如果不敢放血,也可以用指甲尖刺激少商穴,如果疼,那就是有效,如果不灵,那就换个思路。

-肺胃问题晴雨表

  我在临床上或者在讲课的时候,常常会看一些朋友的手,有的人在这个位置上就会特别的青,这反应的是什么问题呢?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灵枢.经脉》

  大鱼际反应我们的肺和胃状况。如果手掌发青的人,基本上都是胃里面或肺里面是有寒的。我们有句话叫“形寒饮冷皆伤于肺”。就是说外在受寒了,被风吹到了,回来之后可能会咳嗽,变成呼吸系统疾病。

  那么说喝进去的东西是冷的怎么也会伤到肺呢?喝进来的冰水首先会伤到中焦、会伤到胃,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它发起于中焦还经过胃,那么受到的寒凉之邪就通过这样一个通道布散到肺里去了。

  通过大鱼际这个区域可以反观肺的问题。通常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问他:“凌晨3-5点钟有没有定时醒来啊?”

  多数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这再次说明肺里有点小恙。按照子午流注的次序,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里相对应脏腑的功能比较强。三点到五点,恰恰是肺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身体有点小恙,身体的本能就会把人唤醒。而这个时候去疏通一下肺经上的几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包括大鱼际这个部位,这个症状基本上就可以消掉。

  中国人思想讲究天人合一,人就是一个宇宙,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反映我们整个全息。

世界上唯一不用退休的职业!

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

全民健身科学辟谷

给自己一个理由,做自己的养生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cs/46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