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牙疼,呜呜呜...”
“妈妈,我想吃糖,再给我一个吧”
“宝贝,快来刷牙了,今天必须得刷了”
“宝宝才1岁,刚长出来两颗牙就烂了”
“我的宝宝2岁,6颗蛀牙”
“我宝宝5岁,满口蛀牙”
宝妈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蛀牙”这两个字有时候可真让人头疼,
但是孩子长蛀牙,仅仅是因为爱吃糖吗?
宝宝蛀牙,越来越流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儿童蛀牙的几率是66%,每2个孩子里就有1个有蛀牙。
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能够拥有自信的、珍珠般闪亮的笑容,所以才会在宝宝的口腔健康问题上较真。
什么是蛀牙?蛀牙又叫虫牙、龋齿,是常见的细菌性口腔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张嘴没有一颗是自己的牙。真正的元凶是谁?糖,真的是蛀牙的元凶吗?
多数宝妈都会督促孩子少吃糖,就怕虫牙找上孩子,但是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吃糖,早晚都刷牙还会长虫牙呢?
糖,真的是蛀牙的元凶吗?
目前公认引起蛀牙的是: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形成蛀牙这四种因素缺一不可。
宝宝吃完东西后,食物残渣留在牙齿里,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形成酸性物质,包裹并慢慢腐蚀牙齿。
酸性物质停留在牙齿上的时间越长,对牙齿的损害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牙齿慢慢脱矿,看起来就像被虫子咬过一样,所以蛀牙也叫虫牙。
给孩子吃任何食物,只要没有及时清洁口腔,一样有长蛀牙的风险。频繁进食又不能及时清洁口腔的行为,才是孩子长蛀牙的最重要原因。
容易导致孩子蛀牙的食物
02第一类:零食、甜食易致龋的食物通常比较甜、粘,粘在牙面上不易清洁下来,例如糖分较高的糖果、饼干、蛋糕及各种零食等。
这类食物宝妈宝爸们需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让宝宝们过多和频繁食用,最好能在进食后及时刷牙,如不便刷牙,也请务必漱口清理口腔,冲洗清洁牙面,减少糖分在牙面上停留的时间。
02易致龋的食物通常比较甜、粘,粘在牙面上不易清洁下来,例如糖分较高的糖果、饼干、蛋糕及各种零食等。
这类食物宝妈宝爸们需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让宝宝们过多和频繁食用,最好能在进食后及时刷牙,如不便刷牙,也请务必漱口清理口腔,冲洗清洁牙面,减少糖分在牙面上停留的时间。
02第二类:母乳、奶粉、牛奶母乳、奶粉和牛奶是宝宝们营养的重要来源,每天都需要保证奶量才能健康的成长。但是,这些奶类食物也会对牙齿产生影响。
02第三类:日常主食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孩子很少吃糖为什么也会蛀牙?”其实,我们平时吃的主食,如米饭、面条等也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它们虽然不像蛋糕、饼干那样甜粘,但它们在消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糖分,成为细菌能量代谢的来源。
因此,每日三餐进食后,应清洁口腔,及时漱口或者刷牙,减少食物残渣在牙面的停留时间,减少细菌的能量补充,从而降低蛀牙的发生几率。
不容易导致孩子蛀牙的食物
02水果蔬菜不容易致龋的食物是指那些可以摩擦牙面,不易粘滞在牙齿表面,在分解过程中不产生糖、或者产生较少糖的食物。如粗纤维的蔬菜,胡萝卜、黄瓜等,它们既是纤维、又不会很甜,可炒菜、也可凉拌、生吃也可以。
蔬菜、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含纤维多,也是日常应该吃的食物,但要注意含糖量多的水果。
及时的清洁口腔是预防蛀牙和口腔疾病的关键,家长要帮助和监督孩子清洁口腔。
帮助宝宝正确刷牙: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把食物残渣都清理干净,最容易“包庇”残渣和细菌的两个地方是窝沟和牙齿邻面。
窝沟:我们吃东西时,牙齿咀嚼食物的那个凹凸不平的咬合面,凹陷的部位就叫做窝沟。窝沟很容易有残渣卡在里面,宝宝刷牙时没有特意去刷,就很容易错漏掉残渣。
牙齿邻面:就是两颗牙挨在一起那个部位,类似两个挨着的房间中间那堵墙。
3岁以下的孩子:
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早晚就可以用含氟牙膏给宝宝刷牙,每次牙膏用量为1粒米大小。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会吐漱口水,所以刷完牙后可以不用给孩子漱口,让氟在口腔里多待一会儿,更利于保护牙齿。
3~6岁的孩子:
3岁后的孩子,宝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刷牙,检查并帮助孩子刷到不容易清洁的牙面。
选择相对应年龄的牙刷,刷牙方法可以用“圆弧法”,也就是在牙齿上画圈圈,边画边移动的刷。
每次的牙膏用量大概是一颗黄豆大小,刷完后可以用少量清水漱口,但一定要教孩子吐出来。
6岁以后:
6岁后的孩子都能独立掌握刷牙方法,这时适合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就是最适合大人的刷牙方法。
牙膏仍然是含氟牙膏,每次用牙刷头大小的一条,牙刷要选择刷毛柔软,刷头较小的。
推广是一种美德,分享是一种幸福!
马荣葛洲坝国际广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