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西安抗疫录痛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图片来自乾陵文苑

西安抗疫录:痛

文/征夫

元月十八号,晴,周一。

大清早,牙有点疼。中午时,疼痛加剧,吃饭都感到困难。只能用一侧咀嚼,于是脸一直斜着。

牙莫名其妙开始痛,没有任何征兆。叹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一定年纪,大概走下坡路的征兆。

姑娘专家似的,掰开我的嘴,仔细瞧了瞧,说是上颚第三颗磨牙,好像不是牙龈发炎,应该是牙髓炎。要么拔牙,要么做一种手术,根管治疗。唬我一跳。

身体虽不强壮,但大毛病目前还没有,只是小病不断。百病缠身时,真想自暴自弃,听天由命。看破生老病死,就是佛;走出生老病死,就是佛祖。

问周边的人,基本都有麻达,而且大多三、四种疾病,只是轻重急缓而已。无病反而不太正常,寥寥无几,就连运动员也大多伤痕累累。病毒都看不上,人品不行么!

人一生都在和疾病作战,大多最终败于病患,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病一发作,才都叹息无病是多么幸福。人在福中不知福,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幻觉。要幸福,首先要想开;想开了,一起都迎刃而解。

想开,用佛教的术语,就是大彻大悟。

去医院太麻烦,又不想胡乱吃药,便拿出老办法,不停用盐水漱口。晚上,在小区跑了几圈,上楼时竟把牙疼忘了。

下午再次给物业打电话,咨询大学生回家的事。答复:低风险地区可以回来,但需要给社区报备。社区答复:政策不允许回来,确实要回,可以到小区物业报备。又是皮球,情急之下,我说要举报。社区人员倒痛快,答复: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按政策办;你可以给街道、区、市防疫办举报,要不要我把电话给你?

疫情大于天。疫情期间,遵守政策就是普通百姓参与抗疫的最好方式。然而,经过这次疫情,对政策产生质疑。谁在制定政策?政策的依据是什么?不合理,甚至大错特错的政策人们还有遵从的必要吗?

抗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有专业人士参与决策,而且最好由有专业背景的人士担任指挥长,号令清晰才能号令如山。政策出台,要做好宣传、解释、动员工作,而不能成为秘密,只有内部人能看到。再不提高治理能力,依旧蛮干、一意孤行只会加剧社会矛盾。

回过头看,多少工作是重复的?多少工作是无价值的?尽管弯路不可避免,但尽量少走。要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更不是掩盖。否则学费白交了。

疫情收尾,但基层的负担一丝也没有减轻。特别是各种检查接踵而来。一领导进一社区,考问社区正在值班小伙:你区孕妇几何?孕期几何?小伙满脸通红答不出,被批评,定义为社情不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一名下沉干部殉职。李钊,72年生,渭南人,生前担任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西安像这样的下沉干部不计其数,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夜以继日,用自己的躯肉和病毒搏杀,教人肃然起敬。

每天都仔细研究西安疫情等级区域图,感觉像在看作战地图。未解放的区域只剩下雁塔、高新、沣东、莲湖、长安等。思索半天,觉得元旦前后刮的那场东北风是罪魁祸首。

夜里传来好消息,三桥街道降为低风险地区。难免喜形于色,恨不得痛饮一杯。

朋友说,疫情好处在于将人的幸福点降低了许多,一盘饺子也激动半天。

▽左下角分享、右下角在看,点一下防止失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yf/12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