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陈孝昌医生上海艾维口腔门诊部静安分部(凯维口腔门诊部)
来源丨青年健康新视点
智齿,又名阻生齿,中文古籍中称呼为“真牙”,上海话里别称“尽根牙”。
从解剖学意义上看,智齿是第三颗磨牙(臼齿),通常在17-25岁开始萌出,是牙齿中最迟生长的(此时人的心智基本成熟,故得出上述学名或俗名)。
从人类漫长的进化史来看,人类祖先长有更宽大的颌骨来容纳更多的牙齿(其中包括智齿)。那时的人类要用第三磨牙来咀嚼食物,尤其是在火没有发明前,生食和加工条件有限的食物需要人类有更强大的咀嚼功能。
就发育角度而言,成年人有0~4颗智齿都是正常的。
然而,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饮食的精细化反而让人类颌骨的退化了,以至于现代人的颌骨空间普遍不足以容纳4颗智齿。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共性问题:
智齿因没有空间排列而长歪、长不出(即阻生)或者干脆没有智齿。
这一回,我们从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解答:
1.智齿已经长出来,但不肿不痛,也无其他任何不适症状,还要拔吗?
如果智齿尚未表现出任何症状,比如肿(包括牙龈及颌面肿)、痛(包括牙体、牙根、牙龈、颌面、智齿同侧甚至对侧的神经疼痛)、感到其他牙齿有挤挨感(甚至有时智齿导致的疼痛在其他受挤压的牙齿位面体现得更明显)、发烧(典型的炎症症状)等,患者可以先拍片让医生确定智齿的情况。
如果X光片显示,智齿已经彻底、完全萌出,生长位置和方向正常,没有影响其他牙齿,并且上下智齿有正常咬合关系(如上图所示,上下覆合对得很整齐,不存在偏离或歪斜),可以保留,此时不需要拔牙。
但如果生长方式如下图所示(我们称之为“阻生智齿”,即智齿以各种姿势“旁逸斜出”,则属于不良情况),即使目前没有任何不适,也并不能排除将来引发肿、痛及不适症状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出现的概率较大,因而建议拔除。
一旦发现阻生智齿,即使暂时没有发生不适症状,也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否则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临近的其他牙齿(正常臼齿)顶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如下图X光片所示,右下方的智齿向前向上生长导致临近左侧牙齿的牙根吸收、牙冠折裂,最后只能同时拔除智齿和前一颗牙齿。
这颗被拔除的牙齿是承担正常咀嚼功能的第二磨牙。为了避免这颗牙齿的缺失对患者日常饮食造成影响,防止上侧牙齿过度咬到下侧牙齿缺失部位的牙龈,患者只能在这一部位进行牙齿种植。可谓“坏牙不除,好牙吃苦”。
2.智齿偶尔发炎,也需要拔牙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旦智齿发生阻生,经常发炎引起牙龈肿痛,一般来说是需要拔除的,否则患者将会时时面临不可测的痛苦。
即便是偶尔发炎,原则上医生也会建议拔除智齿。偶尔发炎并不代表此后仍会维持低频发作。有过发炎症状的智齿总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可能随时、持续发作。不过我们也能理解患者们权衡再三的理由。他们或许会认为智齿偶尔发炎带来的困扰还不及拔智齿引发的疼痛可怕;或是会因为拔除智齿后创口修复期间的疼痛和对风险与其他并发症的恐惧而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医院或牙科诊所检查并咨询治疗方案,并听从医嘱。
3.智齿有蛀牙,要拔牙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智齿是第三磨牙,位置隐蔽且牙刷不容易够及,因此普通的日常清洁(比如刷牙或姿势不专业的牙线使用)难以清洁到位,发生蛀牙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牙医判断蛀牙的智齿尚有保留价值(如对颌有正常咬合关系的牙齿),可以考虑充填(一般补牙)或根管治疗(在蛀牙比较深时使用)。如果牙医判断没有保留价值,建议尽早拔除。
除了蛀牙,如果智齿发生了冠周炎、颞下颌关节问题、顶坏前一颗牙齿、严重龋齿、前牙拥挤不齐等问题,拔牙仍是最好的治疗手段。
4.哺乳期可以拔智齿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传统观念下,很多人认为哺乳期不能看牙,更不必说拔智齿。这种观念往往出于似是而非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迷信的观念:看牙和拔智齿是对身体元气的损耗。有时患者甚至会对麻药和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够理性的恐惧。
实际上,哺乳期并非牙科治疗的禁忌症,常规的洗牙、补牙也没有问题。拔智齿对哺乳期妇女的主要影响在于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品和抗生素(拔牙后使用)。然而,局麻药一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不多,例如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液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母乳的量实际上微乎其微,5~6个小时就几乎代谢完了。因此,在麻药代谢期内可以暂停哺乳,6小时后便可放心恢复哺乳。
至于抗生素使用的问题,拔智齿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视患者预后的情况而定。在抗生素代谢期内建议孕妇暂停哺乳,但暂停哺乳期并不会太久,例如: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内代谢半衰期较局麻药稍长,暂停哺乳的时间需要更久,但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
综上所述,哺乳期可以安全拔智齿,拔除后需暂停哺乳,待局麻药和/或抗生素代谢后,再恢复哺乳。为了不让哺乳期妇女因智齿的反复发作而影响正常生活,最好选择在哺乳期后或怀孕前拔除智齿,这是比较稳妥的拔智齿时机。下面举一例来说明:
曾有一位患者在备孕时发现有一颗智齿偶发牙髓炎,但她在怀孕前并未对该智齿做拔除治疗,结果临盆前智齿发作急性牙髓炎,牙痛剧烈并引发头痛,导致夙夜难眠。最后在权衡疼痛、局部麻药使用量及对分娩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后,该孕妇选择了开髓止痛治疗,并在分娩后迅速拔除该智齿。
所以,我们建议有怀孕计划的女性或家庭,请在做孕前体检时,也应把口腔状况纳入考量,未雨绸缪。
5.拔智齿影响智力?
有些人听说打麻药会影响智力,同时拔智齿也会使智商下降,这两种情况放在一起,让人对拔智齿心生双重恐惧。
其实,智齿名字中的“智”字,指的是它在成年或接近成年时萌出(有了智慧之后才长出),对于拔智齿会导致成人的智力下降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我们就不予施墨进行辩驳了。
关于麻药的问题,拔智齿用的局部麻醉通常是局部浸润麻醉或传导阻滞麻醉。局麻药物常用阿替卡因,麻醉效果好、注射量少,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一支1.7ml,一般一次拔一颗智齿仅需注射1-2支。
牙科麻醉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非常少,半衰期为分钟左右,几个小时后就完全代谢出体外了。其次,牙科麻醉区域很小,麻药不会通过血脑屏障,不可能对人的智力和记忆力有影响。
国内外均没有口腔麻醉药物影响人类智力的相关报道,因此拔智齿使用的麻药会影响人的智力是没有理论和事实根据的。
除了这篇文章,你可能还想知道:
冲马桶还会污染牙刷?这9个卫生间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牙膏不蘸水刷得最干净?关于刷牙的16条冷知识,你不一定知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早期白癜风症状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