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书友会:总第81期,第篇。
艾灸书友会:一起学艾灸,一起学中医。
传播:艾灸
针灸
中医
养生
诗词
传统文化
艾灸治疗牙痛的临床案例
1.据筱氏报道,采用艾灸治疗牙痛20例,均1~3次治愈。
病案举例:李某某,女,35岁。右侧上下,牙痛2天,呈进行性加剧,服用止痛药少效,伴心烦口渴,口臭难闻,大便秘结。右侧面部稍肿胀,舌苔黄,脉洪数。症属胃火上炎,治宣清泄胃火。当即取内庭(双侧)、合谷(右)、颊车(右)、下关(右),施以艾炷隔蒜灸,当灸至第二壮时疼痛减轻,灸至5壮时疼痛缓解。次日续灸1次而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筱岐:艾炷隔蒜灸治疗牙痛小结,内部资料)
2.编者应用艾炷灸治疗牙痛12例,计胃火牙痛者8例,肾虚牙痛者4例,均取合谷、吕细,用艾炷灸3~5壮,每日1次。一般1次见效,3~5次而愈。
病案举例:张××,男,46岁。左侧下齿疼痛隐隐,时痛时止,经服索密痛等药片,仅暂时止痛,停药而又复作,恙延月余缠绵难愈。刻下齿痛、咽干,脉细,证属肾虚牙痛。乃取上述穴位用艾炷灸之,共灸治3次而告痊愈。
▲合谷穴
合谷,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㖞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直刺0.5—0.8寸。
▲下关穴
下关穴,人体穴位之一,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主治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颊车穴
颊车,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出足阳明胃经。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齿痛,咽喉肿病,足背肿痛等。
1.龋齿作痛,古方灸肩髑或灸阳溪,颇效。
2.牙痛的原因甚多,除龋齿之外,还有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冠周炎、牙本质过敏等均可引起。灸法对本病有止痛作用,但对某些症情应作详细检查,明确诊断,进行病因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由艾灸先生汇总校对。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查看精彩往期扼腕痛惜:被人遗忘的艾灸之术
痛经的缓解和治疗方法(男生必知,女生必会)
妇科白带多不用吃药,只需要艾灸一个穴位就可以了
阳痿不用吃药,只需要艾灸一个穴位就可以了
过敏性鼻炎患者过亿,古老艾灸方法显神效。
中央电视台:艾灸升白助力放化疗,太神奇了!
腰痛的艾灸方法,你一定没有见过。
几乎失传的秘籍,25个疾病中医家传治愈妙招
艾灸能治的种疾病汇总,值得收藏!
灸界泰斗经验丨丨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治疗处方(上)
灸界泰斗经验丨丨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治疗处方(下)
艾灸书友会:一起学中医,一起学艾灸。
艾灸书友会师承澄江针灸学派(承淡安、谢锡亮一脉),欢迎广大同仁交流,艾灸先生。欢迎投稿,分享您的中医心得、艾灸故事以及专业的文章,
qq.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