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种疼痛立竿见影的止疼穴位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93.html

培训安排: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祖传膏药制作与中药秘方应用精讲班(含视频)←点击查看

《脊椎病因治疗(龙氏正骨)手法复位精讲班》←点击查看

15天零基础正骨培训班←点击查看

培训时间:每月1期,长期有效。(每月具体开课时间,请加   

1)急性咽喉肿痛:治疗嗓子疼效果最好的是少商穴,尤其急性咽喉肿痛。注:必需强刺激,通常末梢的穴位,即井穴,都需要用三棱针点刺,放一滴血。照海穴最突出的功效就是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咽喉痛、慢性咽炎等方面的问题。

2)咽喉肿痛、不能咽唾甚至失音:赶紧按肾经上的然谷穴;

3)咽喉肿痛、发干:按摩液门穴(它可以治人体干燥症——眼睛干涩;嘴干无唾等)。

4)咽喉肿痛、上火:按摩胆经的原穴丘墟穴,它能治疗各种上火症: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眼睛红胀红赤等。还可按摩后溪穴还可以治疗上火引起的咽痛等症。

5)咽喉肿痛、眼睛红赤,赶紧揉清冷渊(它是一个去火要穴),可使火气马上降下去。尤其心里烦躁、头胀头痛,揉外关也不管用,赶紧揉清冷渊和天井,就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15、胸腹疼痛不适可按摩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见下图)。一般把公孙穴看作一个区域,在脚拇趾跟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孙穴了。

按摩方法:

按住公孙穴,用力按下去,如果嫌力度不够,可以用一只脚的脚跟去踩或者顶这个位置,适可而止,有酸胀感就行。

还可按摩阳交(阳维)穴,位于下肢外踝尖上7寸处。此穴能疏肝利胆、通经活血、定惊安神、治胸肋胀痛、癫狂、膝股痛等。

治心悸、心痛,可按心穴(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问横纹中点);

16、胃痛:

1)按摩手心反射区中的“胃肠痛点”(见上图):

2)如果突然胃疼,就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按压100下,左右手都要按,很快胃痛就会缓解。

2)胃经的梁丘穴对于突发的胃痛和胃痉挛有特效。可取胃经上的梁丘穴(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当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点按治急性胃痛。主治症状为: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另外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3)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可缓解胃酸过多和胃痛。

4)对于心口痛、胃痛:按摩心包经上的阴郗穴(沿着手少阴心经,在手腕横纹上0.5寸),它负责手少阴心经与胃的交通,可以疏通心经与胃之间经络的堵塞。

5)烧心:这是胃酸倒流进入食道引起的不适。除了服用抑酸药外,还可以在食用高脂食物过后,咀嚼30分钟无糖口香糖。

17、肚子、腹部的病痛:

可通过足三里穴来缓解。足三里可以写作“足三理”,就是理上、理中、理下。如果是胃不好,乃至有头颈心肺系统的症状,由于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可以往上方使劲按按;就要“理上”;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如果有小腹部不适,乃至有便秘或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如痛经),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18、腹泻不止:

如果吃了不洁的食物或与自己体质不符的饮食,从而导致急性肠胃炎乃至腹泻不止的话,是身体的正常排异反应。可以通过按揉或艾灸天枢穴、神阙穴达到尽快止泻的效果。

19、胆囊疼痛:

可按揉外丘穴。(胆经上的外丘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主治:颈项强痛、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按摩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20、发生急性扭伤:

扶他林乳胶剂上述乳胶剂涂抹(若五、六天仍不见好转,医院求医)。

21、腰部扭伤

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趾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注:本术对腰扭伤患者愈严重愈有效;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

22、腰疼:

1)按摩太冲穴:

有60%的成人在不同时期内都有过急性腰痛的历史,多数是由于劳累过度、不正常的姿势、精神紧张以及不合适的寝具等因素引起。如果突然出现腰痛,你不妨按按太冲穴来缓解症状。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向脚腕方向三指宽处。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一次持续5秒钟左右,进行到疼痛缓解为止。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工作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便使腰部肌肉得到支撑,还要注意写写停停,时而向后伸伸腰,经常锻炼,避免肥胖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而引发腰痛。

2)按摩、针灸或敲打右少海穴,可以治疗很多人的顽固腰痛。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在右手臂的肘弯处,治疗腰痛就在此下针(或重手法按摩)。而且只此一穴,根本不用其它辅助穴位。

3)按摩委中、肾俞、阳陵泉、环跳穴;

4)练太极养生功

先把右手手心按在肚脐眼(即神阙穴)上,左手手背按在命门穴(在后腰与神阙相对的地方)上,接着,上身右转,带动两手甩动,右手往后甩,去拍命门;同时左手往前甩,去拍神阙。手掌拍下,马上随着身子的左转而弹起,右手往前甩拍神阙,左手往后甩拍命门。如此来回重复。我们的神阙和命门两个穴,就像太极阴阳图的黑白点,而当我们把手自然甩起来时的优美曲线,正好形成一对阴阳鱼。

23、急性痛经:

按摩女福穴(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还可按脾经上的地机穴(郗穴),位于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病证;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24、痔疮:

每天早晨和晚上排便过后,将患处浸浴在热水中15—20分钟,一天3—4次,能缓解肿胀疼痛。每天吃够25克纤维可预防痔疮复发。

25、皮肤疼痛:

国际上通行的治疗方法是首选外用止痛药,比如扶他林乳胶剂等,它可以直接作用在局部,在保证较好疗效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吃口服止痛药带来的肠胃不舒服。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教授表示,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人们的外用止痛药使用率都在一半以上,在韩国七成人都会首选外用止痛药,而在中国这一人群甚至都不到10%。可以在家庭小药箱中常备扶他林乳胶剂类止痛药,就可轻松止痛。

26、晒伤:

过量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细胞发炎并刺激皮下神经导致疼痛。将毫克维生素A和15微克维生素E混合到乳液中涂抹,可以防止晒伤。如果已经晒伤需要涂抹药膏,就把它先“冰镇”10分钟吧。

27、腕管综合征:

常用鼠标的白领、常抱孩子的新妈妈几乎都有过这种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时手握拳,用中等力度捶打沙发或靠垫,可有效止疼。如需长时间打字、开车,最好戴上护腕。让键盘处于合适的高度,过高或过低的手腕都会压迫神经。

28、腱鞘炎: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韧带老化或发炎,会造成组织的疼痛,通常发生在肩部、肘部、跟腱或膝盖。最好的办法是停止运动,对疼痛区域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直至疼痛缓解。

手腕部腱鞘炎可通过长期坚持做“香功”(活动腕部)解除。

29、关节疼痛:

美国维骨力胶囊(Vinteail-Scaps)对骨关节的功能衰退等极为有效,如急、慢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具有消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抑制及消退关节退化之形成的作用。维骨力胶囊的主要成份为胺基葡萄糖,是软骨组织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为人体的必要元素,专门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此外,对膝关节的疼痛,坚持每天做“跪膝法”(即在床上跪行),效果明显。

30、脚腕扭伤

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31、脚底疼痛:

脚底是人类和地平面间的“连接点”,穿鞋不当、走姿不当或运动损伤,会使足弓的韧带得上慢性炎症,导致疼痛,让你“如履针锋”。每天在踝关节和足弓处冰敷15—20分钟,同时练习用脚滚动网球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疼痛。此外,不要爬山或上陡坡,这会加重足底筋膜的负

紧张焦虑、脾胃积食、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颈椎腰椎疾病,甚至“大姨妈”(月经)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引发头痛。

头痛与“气”有关,揉揉“消气穴”,试着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疼痛,然后根据具体头疼的部位可以尝试做如下选择:1偏头痛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疾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也有特效。2前额和眉棱骨痛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此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3耳朵上部痛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耳朵上部,就可按摩胆经,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4太阳穴痛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8头颈僵痛俗话说“头项寻列缺”,可试试肺经列缺穴。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复溜穴、太溪穴等改善。10左边的偏头痛经常出现在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肾经的筑宾穴,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来调理。11右边的偏头痛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12酒后头痛十指梳头,特别是两侧胆经。其中率谷穴治酒后头痛有特效。

《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等疾病精讲班》每月1期,长期有效。

主讲:罗东亚教授(全程临床操作与手法练习、有无专业基础都能学会)

咨询电话(   

罗氏正骨的原则包括:

手法整复;

包扎固定;

正骨用药;

功能锻炼。

正确地运用“轻—重—轻”手法的顺序,就能使患者疾患解除而不易留后遗症。

罗氏正骨法“正骨、正筋、正肌肉”三项同步的三兼治治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在骨折治疗时运用“三兼治”方法,分筋、理筋、顺筋、复贴肌肉等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罗氏正骨法的功效:

由于这一方法将正骨、正筋、正肌肉三项同步进行,

它既治疗了骨折,

又同时治疗了筋腱、肌肉,疏通了气血,

从而缩短了骨折的愈合期,功能恢复较快,

同时也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颈椎综合征治疗线:

对颈椎综合征引起的颈椎侧弯、后凸畸形、头晕、头痛、头皮松软、视力模糊、视物双影、耳鸣、多梦、失眠、眩晕等,除在颈椎部施矫形手法外,还可点穴:印堂、太阳、百会、风池、安眠1、失眠2和双手指腹点压运动区,然后松解颈部和肩背部,活动双肩。这样能使眼睛明亮,双影消失,头部及颈间背部轻松。除风池、安眠1、安眠2强度点压5秒外,其余均中度点压。

腰腿痛治疗线:

以往的临床实践证明,腰骶部有6个压痛点:

①4.5椎旁:②腰骶处;③骨边;④秩边;⑤环跳;⑥坐骨部。

这6个疼痛点,可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瘀血肿胀、轻度骨折、骨瘤、结核、风湿性脊柱强直、骨质增生、软组织钙化、腰椎间盘脱出症、梨状肌损伤、脊神经根炎、黄韧带增厚等,而反应在不同部位。

为了缓解各种疾病引起的腰腿痛,在腰4、5椎以上发病时,点压或掌根顺压:①腰俞;②环跳;③风市;④委中;⑤阳陵泉;⑥昆仑。

在腰、骶以下发病治疗时,拇指点压或掌根顺压:①秩边;②坐骨部;③委中;④昆仑。中强度。

(摘自罗东亚《罗氏传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讲义)

罗东亚教授

骨伤科主任、国医大学骨伤系毕业、“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亲侄孙、第七代继承人”、推广"罗氏祖传正骨手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举办讲习班多期,弟子遍及全国各地。罗教授从事中医正骨专业三十余年、现任中国脊柱诊疗协会副会长、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国骨伤学会委员、中国骨伤研究会委员。

罗教授年出生于著名百岁骨科专家罗有明世家,自幼酷爱正骨医学,自幼跟随姑奶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学习祖传正骨手法,受罗老太太高尚的医德医风耳濡目染,并跟随姑奶接诊患者,深得姑奶罗有明真传和喜爱。秉承姑奶罗老太太济世为民,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为患者服务,治病救人,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感激和信任。年考入国医大学,骨伤科系,毕业后跟随姑奶罗有明学习罗氏正骨技术数年。尽得罗氏正骨精髄,其采取的手法治疗以“稳、准、轻、快”四字为原则,使患者不恐惧、不害怕,甚至对治疗复位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无痛苦的治疗,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擅长治疗: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老年骨关节病变、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症等各种骨伤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yf/9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