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比较常见的牙齿疾病,疼痛为牙髓炎的主要症状,俗话常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个“疼”主要就是指牙髓炎发作时疼痛难忍。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牙髓因各种原因受到病源刺激物的作用可引起牙髓炎症,即牙髓炎。下文我们将介绍一下牙髓炎的类型及如何防治。
牙髓炎的类型01
可复性牙髓炎
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种病变较轻的牙髓炎,相当于“牙髓充血”。当牙髓受到温度刺激时,产生短暂、尖锐的疼痛,当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临床检查时,去尽龋坏组织,无穿髓孔;牙髓电测器检查,反应与正常牙相同或稍高,冷刺激试验产生疼痛,刺激一去除疼痛立即消失。
02
不可复性牙髓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慢性、逆行性牙髓炎,是日常中常见的牙疼诱因,临床上很难从炎症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区分,而治疗上都需去除牙髓来消除病变,但其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急性牙髓炎:
可由可复性牙髓炎发展而来,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疼痛剧烈。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发作或剧痛,有放散性,多不能自己确定牙位,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可引起或加剧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患牙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体温变化而遇冷水疼痛缓解(化脓性牙髓炎),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患牙可有轻叩痛。治疗首先要开放髓腔、止痛,再选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干髓术等。
慢性牙髓炎:
多为龋病所致,没有剧烈的自发性痛,有时有轻微的钝痛,有较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去除刺激后要较长时间疼痛才能逐渐消失,多可以自行定位,患牙可有轻微咬合痛或叩痛;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可有敏感的露髓孔(溃疡性牙髓炎),或无露髓孔(闭锁性牙髓炎),或在露髓孔处有突出的牙髓息肉(增生性牙髓炎);温度测试反应不一,多对热敏感或有迟缓性反应痛。治疗可选用开髓术、根管治疗术、塑化术、干髓术。
逆行性牙髓炎:
是牙周病患牙的牙周组织破坏后,感染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引起的牙髓炎症。患牙伴有严重的牙周病,同时表现出牙周炎、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多种特性。有自发性和阵发性疼痛,对冷、热刺激敏感或有放散痛等急性牙髓炎的表现;也可表现为牙齿钝痛、胀痛,无明显自发痛,有对冷、热刺激敏感等慢性牙髓炎的症状;检查可见深的牙周袋,或创伤性咬合,牙齿松动、叩痛;X线片示根尖周牙槽骨吸收。治疗可选用开髓术、根管治疗术。
口腔中细菌感染牙髓导致发炎是牙髓炎的主要诱因。所以在预防时,我们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