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些多根牙的病例中,1颗牙齿可能同时混有非感染根管与感染根管,因此诊断时不能以1颗牙齿为单位,而应该以1支根管为单位。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需要分多次治疗,但这无论是对术者还是患者,都是利大于弊的。
病例展示:
54岁,男性。6诊断为死髓牙,在无麻醉的状态下打开髓腔,但近中颊侧(MB)根的根管口部有知觉,其它2根直至根尖部都没有知觉,根管锉能直接抵达根尖。
诊断名为6急性Per,但以1支根管为单位诊断出MB根为急性Pul,近中颊侧(DB)根与腭侧(P)根为急性Per,并且根据诊断结果变换了根尖止点的位置。
在这个病例中,不应该简单地将诊断结果定义为左上区6的急性化脓性根尖牙周组织炎,而是应该细分到每一根牙根,即近中颊侧根患有急性化脓性牙髓炎,远中颊侧根及腭侧根患有急性化脓性根尖牙周组织炎。
根据这一诊断,定位它们各自的根尖止点并进行根管预备与充填。如果在同一天对多根牙进行治疗时,有可能会因为根管锉消毒不到位,导致根管锉将感染根管中的致炎因子带入非感染根管中的情况,因此原则上必须使用1支根管锉对1支根管进行预备与清洁。
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不能一次解决,而应该分多次进行。这样做,就能在出现急性病症的情况下迅速找出病原根,治疗起来也更轻松。此外,期间进行封药处理,为机械预备收尾,就能缩短1次治疗的时间。
这样一来,患者张嘴的时间就减少了,也减轻了对颞下颌关节的负担,还能腾出时间进行牙周治疗……这些都是分多次进行根管治疗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