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在诊所20年前,他将手写的“流动口腔科”的牌子挂在自行车后面,走遍城乡免费为多名高龄老人免费看牙近两万余次。如果将所有的志愿服务都折算成他诊所正常收费的话,收入将是七位数。他把自己的名字“利民”作为座右铭,用20年的坚持践行江海志愿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用“利民”相伴一生张利民原名张黎明,初中时改名为张利民,从此,他树立了一个信念——要让做好事像这个名字一样陪伴自己一生。“医生本职就是治病救人,为患者减轻痛苦。”毕业后,医院,成为一名口腔科医生。抱着这样的职业信仰,他研究了一套离体牙再植治疗办法,为中老年患者带来福音。年3月,医院来了一个“大人物”——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之弟竹下秋道治。患牙病多年的竹下先生听说张利民医术精湛,特地来南通求诊。经过张利民的细心诊疗,困扰竹下先生多年的牙病痊愈了,竹下委托翻译人员给张利民写来了三封信表达谢意。“和医生相比,患者是弱势群体,怎样治疗、为什么这样治疗,医生应尽责为患者解释清楚,这样才能让医患关系更和谐。”张利民说。车轮上的“流动口腔科”年,张利民和同为牙医的妻子成为首批江海志愿者。他自制了一块“流动口腔科”的牌子,挂在自行车后面,走街串巷为老人、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门服务。20年间,张利民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换成摩托车、电动车,“流动口腔科”的牌子也在一次意外中丢失,但他义诊的脚步没有停歇。去年大年夜,张利民正在家里张罗年夜饭,家住学田84岁的老陆牙疼不止,十分痛苦,家人无奈之下给张利民打了电话。张利民二话不说,背上医药箱出了门。经过诊疗,他发现老人患的是急性牙髓炎,一番诊治,老人牙不疼了,和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了年夜饭。近20年间,张利民的“流动口腔诊所”,走遍南通城区的角角落落。“做志愿者是时间的储蓄,丰富了我的阅历、思想和情操。”张利民从不认为自己坚持义诊是在单方面付出,他见过伺候公婆不离不弃的孝顺儿媳,见过互帮互助的残疾人搭档。这让张利民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也让他更坚定了“利民”一辈子的信念。“不务正业”的牙医张利民有一个绰号——“不务正业”的牙医。在他身上有几个职务——北郭社区濠北街坊街长、市民巡访员、乒乓球国家裁判、崇川乒协执行主席等。他的利民口腔诊所划出了近一半空间,作为北郭社区濠北街坊活动室,他亲自参与街坊建设,组织商户制定街坊自律公约、服务制度。店门口的车子排得不整齐,他动手摆齐;路边卫生不佳,他顺手打扫;保洁员的孩子走失,他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zd/1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