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自然脱落,恒牙随后逐渐萌出,这是孩子长到六七岁时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换牙过程。
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换牙“程序”有点错乱的问题,还没等乳牙“下岗”恒牙就迫不及待“上岗”,于是,两颗牙并排在岗,只能请牙医通过“暴力”的方式强制要求乳牙“下岗”。
乳牙没掉,6岁女孩长出双排牙
今年6岁的园园(化名)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整个春节期间,她老时不时地捂着嘴对妈妈说牙不舒服。过了几天后,园园突然告诉妈妈,牙里面长了东西。园园妈这才发现,园园的两颗下门牙后面又冒出两组“白点点”。
一晃一周多过去了,园园妈再次查看女儿的牙,竟然发现两组“白点点”已经长成两颗小小的牙根。园医院检查。医师告诉她这是典型的儿童“双排牙”。
园园妈还了解到,在园园这个年纪长”双排牙“的小朋友真不少。而某幼儿园大班的一位老师也爆料,她班上有23个女生,医院拔过牙,原因基本也是长了“双排牙”。在口腔科门诊,“双排牙”患者也越来越多,大概要占到儿童口腔疾病30%左右。
这些让妈妈们忍不住好奇:双排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越来越普遍了呢?
什么是“双排牙”?
儿童换牙期,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关系十分密切。到了六七岁时,乳牙就已经基本完成使命,自动脱落,随后恒牙逐渐萌出。但是,有些孩子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相应的乳牙却迟迟不肯“退位让贤”,恒牙被迫“委曲求全”,从后面萌出,形成一前一后双排牙。
在口腔医学中,这种情况被称为乳牙滞留。
双排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营养过剩。营养供给好,牙胚发育早,乳牙没脱落时,恒牙等不及就冒头了。第二,饮食精细。食物过于松软、精细,乳牙牙根未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和牙槽骨紧密相连,不易脱落。
第三,乳牙病变。乳牙出现龋坏,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碍,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双排牙有什么影响?
●牙齿清洁困难出现双排牙,恒牙一般会长在乳牙的后方、侧方,或者是前方。这种恒牙和乳牙相邻的状态,会造成很多牙齿缝隙,形成清洁死角。
孩子的牙刷不干净,很容易形成牙垢、牙结石,轻则口臭,重则龋齿。
●影响颜值
双排牙会导致颌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孩子面部容貌。
当双排牙出现在上颌骨时,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包天”)的几率非常大。
当双排牙出现在下颌骨时,也会造成牙齿不齐等现象。
●引发各种炎症
由于乳牙没有脱落,始终占据着牙槽,恒牙只能被迫“另辟蹊径”,从牙床的侧面萌出。
本不该长牙的地方钻出了牙,会引发牙髓炎、牙周炎等一系列口腔炎症。
遇到双排牙,一定要拔?
医生表示,拔不拔牙,首先要看恒牙萌出的高度,当恒牙只萌出1/3或者2/3,且前排牙齿还没有松动的情况下,建议让孩子多吃硬的食物,比如啃苹果、咬玉米等生理性的刺激,以促进其自然脱落。如果出现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尚未及时正常脱落,应拔除未脱落的乳牙。
因为未脱落的乳牙会占据相应恒牙的位置,导致新萌出的恒牙侧方萌出,造成牙列不齐。
如果不及时拔掉,等它们完全自行脱落,还需要三四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这对于恒牙的生长将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预防宝宝“双排牙”?
1.换牙期的宝宝应该多吃一些粗粮和未经细致加工的食物,食品对乳牙的刺激作用能促使乳牙正常脱落,鼓励孩子多吃些硬质粗纤维食物比如豆类、甘蔗、玉米等等。2.在发育期的宝宝,爸妈应该监督宝宝纠正不良习惯,比如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铅笔等。
3.遇到乳牙滞留形成的“双排牙”,爸妈应该医院拔除滞留乳牙,为恒牙的发育腾出空间让出位置。
4.已经出现牙齿不排列不齐时,在宝宝恒牙换完之后即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一般矫正的最佳年龄段在12-14岁。
治疗宝宝“双排牙”的注意事项
1.医院,做正规治疗,不要轻易相信路边小诊所。虽然贵点,但是效果好,能有保障,以防不必要的细菌感染。2.在给宝宝治疗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做好思想工作,安抚宝宝,不要在弱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可以采用小礼物鼓励法、树立榜样法等,让宝宝接受治疗、配合医生工作。
3.拔掉滞留乳牙后,要听从医生的吩咐,在宝宝的饮食上作适当的调整,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