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般在六,七岁开始换牙,一直到十二岁之前,乳牙会慢慢自然脱落,恒牙慢慢萌出,乳牙与恒牙在这期间,交替存在于空腔中是自然规律。
不管怎样,换牙遵循的规律:是先掉牙,再长新牙!但目前现实中的宝宝, 总会出现“双排牙”(乳牙还未脱落恒牙已经萌出)!
乳牙没及时脱落,下牙齿中间长出的两颗新恒牙,所以牙列被挤成“倒八字”的形状,中间还产生了半颗牙的空隙,看上去就像两排异形牙,很不美观。在换牙的宝宝竟长出了“双排牙”。
一,什么是双排牙?
一般情况下,宝宝六七岁时,乳牙就完成使命,自动脱落,随后恒牙逐渐萌出。但是,有些宝宝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相应的乳牙却不肯“退位让贤”,恒牙被迫从乳牙后面“委曲求全”,从而形成一前一后两层牙齿。
二,双排牙是怎么形成的?
“双排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3点:
?营养过剩。营养供给好,牙胚发育早,恒牙萌发早。
?饮食精细。食物过于松软、精细,乳牙牙根未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和牙槽骨紧密相连,不易脱落。
?乳牙病变。乳牙出现龋坏,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碍,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医生指出,偏食好甜饮、长期食用流质、饮食过于精细、不愿咀嚼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正是其形成“双排牙”的原因。
三,双排牙的危害:
?乳牙滞留导致新生恒牙位置方向异常,甚至无法萌出,对孩子颌骨发育、咀嚼效果、口腔卫生、面部美观都会造成影响;
?不利于牙齿清洁卫生,容易形成牙垢和牙结石,而导致口臭;
?可能诱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性疾病;
?局部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慢性炎症病灶,细菌及其毒素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被带到机体的一些器官和组织,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生长繁殖,细菌毒素损害组织和器官,使这些远离患牙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引起机体一系列疾病,如心肌炎、肾炎、心内膜炎、眼疾、风湿性关节炎等。
温馨提示:
换牙期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粗粮和未经细致加工的食物,食品对乳牙的刺激作用能促使乳牙正常脱落,鼓励孩子多吃些硬质粗纤维食物比如豆类、坚果类、苹果和粗粮。
此外,正在发育期的儿童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纠正不良习惯,比如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铅笔等。
文章来自网络精品,本号致力于好文章的推荐,并对文章中的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荐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对你们深表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