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颗咬破的牙,大家都说没救了必须得拔掉,我硬着头要试着保留。一颗已经穿通牙髓的龋齿,已经有早期牙髓炎征象,大家说必须得杀掉牙神经了,我又千辛万苦地敷上药要保留活髓。一颗缺损巨大的门牙,本来做烤瓷最稳固,我偏要用树脂直接给补上。一颗已经四分五裂的大牙,标准的残根了,必须拔掉,我又在残根上面架起了桥梁……为什么要干这些费力之后多半不会讨好且没什么收益的事,要去做小概率事件!炫技?做实验?反传统?医者仁心?或者大家说的妇人之仁?你真喜欢这些为什么不去好好读书!你不喜欢这些为什么又对这些奇迹乐此不疲!
2
童年一个夏天在爷爷那儿喝过一瓶不知哪儿来的清酒,度数很低,清洌爽口,喝了以后感觉整个人像是突然走进了清凉的高山流水里,心旷神怡。只喝过那么一次,后来再也没有找到过那种味道。当时太小,也想不起是什么牌子,更不清楚那是什么类型的酒,多年过去,对那种感觉一直念念不忘。爷爷故去,再也无法询问,现在就自己去慢慢找那种味道了。
3
老是幻想依靠别人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这是没长骨头的软弱之辈的侥幸心理。父母且不顾,人品又能有几分,酒肉朋友再多,兄弟姐妹再多又如何,别人还不清楚你底细吗,掩耳盗铃而已。关键时刻,也不过一人捐献个几百几千而已,都是杯水车薪。只有父母对子女才会有几乎掏心掏肺的爱,子女对父母倒是白眼狼的多,宁可便宜外人吃喝玩乐,也不给父母一分。因为父母在他们心里永远是那个被索取的对象,而不是被报答赡养老人对象,父母好像是神仙,是不需要花销不需要吃喝的。这些事例长期以来就存在,这世上有真君子真小人,也有伪君子伪小人,名心盛者必做伪,拨开光鲜之下露出的不堪是难以入目的,伪善的笑容之下藏着的是怎样心恨的打算啊……当然,这一切也可能是缺心眼,既然是缺心眼,那也就同样算不得几分东西了。
4
华超的书很好看啊,每一个章节都是营养。大家说纯真的人不太适合做生意,但是特别聪明的那些例外。
5
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什么家里做饭的大多是女的,但店里的厨师却几乎都是男的?
6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从斜杠一把做了美食工作者以后,发现在吃食方面也是没有第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好的口味,一个人觉得很好吃,另一个觉得很难吃;一个要吃辣,一个要吃甜;一个要吃那种酥软得连骨头都可以一起咀嚼的才好,一个觉得要在硬骨头上生啃那个筋和皮才妙……然而乖乖,现在只是单品。本想像苹果一样只做一个型号,现在的反馈是要让做百家滋味吗?继续调整,希望尽量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味蕾需要。
大王的年华百代殷鉴近,维新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