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火:反复口腔溃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便秘、心烦易怒等。
虚火:低热、盗汗、五心烦热、面部潮红、口干等。泻心实火常用中成药:导赤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一清胶囊等。导赤丸来源及功效: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之功效。药品特色:本品成份大队清热泻火药配伍降火通便药,辅以养阴凉血药,共同达到清热泻火,利尿通便之功。临床应用:用于口腔炎、尿道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等属心火内盛,心热移于小肠证者。黄连上清丸来源及功效:处方来源于《古今一方集成》。为清热剂,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药品特色:方中以三黄(黄芩、黄连和黄柏)泻三焦实火,栀子泻火的同时凉血利尿,使热邪从小便排出。再配伍泻下和清热药,使上焦实火下降。适用于风热实火结于上焦引起的疾病。临床应用:用于急性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无化脓者)、急性胃肠炎、眩晕(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牙痛(牙髓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属风热上攻,肺胃热盛者。牛黄上清丸来源及功效:来源于明代著名医家李梴编撰的《医学入门》,为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药品特色:三黄(黄芩、黄连和黄柏)配伍轻清上浮之品,泄三焦实火,祛风散热,止痛利咽。治疗里热上攻,热毒蕴蓄之症。临床应用: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炎,齿龈脓肿,中耳炎,风疹等。一清胶囊来源及功效:处方出自《金匮要略》的泻心汤。为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药品特色:本品由3味药组成,黄连、黄芩和大黄共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曰:“方名泻心,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热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故为火热旺盛,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之良方。临床应用: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胀痛,大便秘结等。四者区别导赤丸:清热泻火,利尿通便。治疗心火内盛,心热移于小肠诸症。
黄连上清丸: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清热兼疏风,偏重于治疗风火上攻头目等症。
牛黄上清丸:清热解毒、凉血作用比较强,侧重于消炎止痛,清热兼凉血。适用于三焦热毒炽盛所见诸症。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治疗火毒血热所致诸症。
泻心虚火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丹来源及功效: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效。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药品特色:滋阴补血以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标本兼治,心肾两顾,但以补心治本为主。既养心气,又养心血;既养心阴,又养心神,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属阴亏血少者。本品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