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在门诊的时候听到患者抱怨:
「补」颗牙怎么这么贵,居然要一千多,还要去好几次,又费钱又费时……
事实上,病人口中的「补牙」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补牙,而是比补牙更加复杂的「根管治疗」。
说起「根管治疗」,大家可能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大家可能经常听到「抽牙神经」「杀牙神经」,其实它们都是类似的称呼。
根管治疗作为口腔科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因为牙髓炎而导致的剧烈牙痛。表面上看上去只是补了一个牙,实际上牙医做的事情远比补牙复杂!
「根管治疗」是什么?
牙痛来源很多,但牙神经发炎导致的牙痛占了半壁江山。被俗称为牙神经的牙髓,存在于牙齿最中央的位置,它一旦被感染,就会出现剧烈的牙痛。
而要抑制这种牙痛,光靠吃药可不行。对于成年人来说,牙神经发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彻底去除发炎的牙神经。
这就是「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就是彻底清除牙齿内部的脏东西,用材料彻底封闭根管,不让口腔中的细菌再次进入牙齿内部引起感染,用以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根发炎)。
什么时候要做根管治疗?
很多人会问:我只是蛀牙,补一补就好了,为什么要做根管治疗?
单纯意义上的蛀牙,如果没有很明显的疼痛,只需要去除腐坏的牙体组织,再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
但是,当牙齿自发疼痛、夜间痛(也就是晚上比白天痛得更厉害),就被称之为牙髓炎,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牙神经发炎」。
这个时候,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根管治疗了。
根管治疗要做几次?
大多数情况下2~4次就够。因人而异......
现在我们简单说说根管治疗的程序:
?开髓
在牙齿上钻一个洞,就像一口井,我们通过这个井口才能对牙齿内部的组织进行清理,如果牙痛厉害,要先打麻药。
?根管预备
这一步比较考验牙医的耐力、眼力。
牙齿内部的管道其实错综复杂,我们用细细的锉(看上去像一根针)把牙齿内部的管道里的脏东西「锉」掉,并且反复冲洗管道。
然后我们就在牙齿根管里放上消毒药物,密封起来,静待1周。
?根管充填
当牙齿已经完全没有疼痛、内部根管干净,就可以用永久的材料(牙胶尖和糊剂)把牙齿内部充满,隔绝外界环境。
治疗时期间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1.做根管需要2~3次左右复诊,按时复诊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保持口腔卫生,整个治疗周期和平时一样,应该正常刷牙;
3.治疗中途可能会加重疼痛,但大多数都比较轻微,所以大家不用大惊小怪。如果疼痛难忍,要及时找医生处理;
4.治疗过程中避免牙齿咬硬物,防止临时密封的材料脱落,也可以减少牙齿折裂的风险。
根管治疗之后要做牙冠?
听说……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要做牙冠?
没错。
因为「牙神经」被抽走之后,牙齿本身虽然失去了疼痛感觉,同时有一个倾向就是质地变「脆」
带来的风险就是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很可能会因为受到过大的咀嚼力量而折裂。而牙齿一旦折断、折裂,就很可能会遭遇到拔牙的境地。所以牙医都会建议病人做牙套来保护牙齿。
知识点就到这里啦!
想了解更多口腔小知识就点一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