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每天坚持刷牙,牙齿却一颗颗地掉

最近70岁的杨大伯牙齿一个接一个地掉

老糟心了

医院做了检查

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

大伯牙齿老是掉

与他多年来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有关

让他在老年患上严重的牙周病

大家都知道早晚要刷牙才能更好的保护牙齿

可是

我们真的会刷牙吗?

相信不少人和龙哥都一样

习惯横着刷牙

横着刷牙特别是横着使劲刷牙

天长日久会严重损害牙体表面的保护层牙釉

造成牙齿敏感和牙齿颈部的楔状缺损损害

牙齿表面刷出一道道槽沟

进而形成牙髓炎、牙疼、牙变色、牙变死等

横刷法,其实是一种自残式刷牙法

那平时

我们在刷牙的时候还有哪些误区呢?

应该怎么做呢?

龙哥我今天就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下

一起来看看吧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错误2: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PS: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刷牙时间不对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后,最好在20分钟后等这些物质对牙齿的影响过去后再刷牙,避免对牙齿表面造成更大的伤害。

错误6: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建议:1次漱口10秒就够。实验发现,刷牙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时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5%中的95%。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错误7:熬夜喝水少

这些情况会导致龋齿高发。现在的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多,开口说话的时间少,唾液的分泌也会相应减少。

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态的功能,晚上11点以后人们的口腔环境会开始进入干燥期,而口腔干燥会使细菌滋生。

建议:多喝绿茶和清水。绿茶除了补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还能保护牙齿不被细菌侵害。

错误8:用大刷牙才刷得干净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说了这么多错误的刷牙方法

当然也少不了健康的方式

龙哥今儿就教你最有效的刷牙方法

——巴氏刷牙法!

怎么样

有木有get呢?

来源:人民日报、华龙网综合

编辑:吴林珊、宋卫

推荐阅读:

重庆人请做好准备!今年冬天可能会被冻哭...

别再传了!孩子走丢找银行、找快递小哥、找公交司机…都是假的!

喜大普奔!再上5天班就放假!还有很多好事要发生!









































白癜风用药
北京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hl/24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