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Q88口腔医学网
陈正
希望跟跟多的医生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长按进入作者主页
患者:女53岁,因“左下后牙咬物不适,食物嵌塞1+年”求诊
检查:38牙前倾阻生,37牙远中邻面深龋坏,X-RAY示:龋坏穿髓?扣(+),1度松动。
诊断:38前倾阻生,37慢性牙髓炎?
诊疗计划:38拔除,37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或者嵌体)
好了,进入正题,记得不知哪位大V医生说过:做根管,尤其是疑难根管,如果修禅一样,首先要心中了然,然后要有耐心。。。
术前片,可见37远中邻面由于38的挤压以及长期的食物残渣堆积已经有明显的龋坏(第一次重点都在38牙上去了,拔了38之后回头来看,心里咯噔了一下,37根管貌似是倒Y形的,而且根管分叉的地方比较靠近根方,顺便吐槽一下这种便携式牙片机效果太差了)
第二周复诊的时候,有了之前看片的大致印象,揭全髓顶之后果然只有一个根管口,刚开始用10号K挫只探及1个根管,初步疏通后,估计应该是近舌根管。然后预弯扩锉针后小心四周探索,运气不薄探到了第2个根管,只是每次进去的时候都要好小心避免进入之前的根管,用M3预备到,然后心中暗暗得意,37双根管还是很常见,而且这种共用一个根管口,分叉较深还是被我搞定。
在试尖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一个的大锥度牙胶尖塞进去之后,根管口就完全被堵死了,无法插第二个牙胶尖,没办法,只有用15号的K挫试尖。试尖片一出来如上图,头一下就大了,原来两个都是近中根,远中根还没有找到!而且从片子上看,远中根跟近中两个根管共用一个根管口,相当于上端一个根管口,往下延伸接近3-5mm后再分为3个根管!没有放大镜,没有显微镜,只有口镜,只有一个直径约1mm的共同根管口,而且远中根管口由于相较于共用根管口过于远中,无法探及。。。
最后没有办法,小心翼翼的用最小号的倒锥钻沿着共同根管口继续往下扩大根管口,再往下走了约2mm后,终于探及了远中根管,那一刻的成就感不提了!正想一鼓作气扩挫根管,阿姨摆手受不了,张了两个小时的嘴,实在张不住了。无奈之下只有鸣金收兵,冲洗,封药。
第三周复诊,一来先兴致勃勃的先把远中根找到,然后扩挫到,在试尖的时候还是,还是只能用15号K挫试尖,尽管我已经尝试了各种角度,想要把K挫分别插到3根管里面去,但是显然还是我想多了,最后还是只显示了近舌和远颊根管,另外一个自以为插进去的针还是在远颊根管里。没办法只有相信根测仪了,然后按部就班准备充填,充填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配套的大锥度牙胶尖插进一个根管就挡住了其他的进入通道。没有办法,我只能完成一个根管的充填后用最小的烧匙烫断,然后清理根管口,再用机括挫找到第二个根管,去除根管口的障碍物然后冲洗隔湿、消毒干燥再充填第二个根管,然后再来一次完成所有根管的充填。
好了这是最后的充填片,话说M3还是性价比很高的机用扩,很适合基层医生。
最后,小结一下:
一自己下来查了一下文献:1.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形态:双根型52.3%,三根型4.6%,融合根42%(不知道还有1.1%去哪里了,可能属于不好分类的)2.双根型的下颌第二磨牙可能出现3根管,即近中为双根管(31.1%),远中为单根管。对于双根型的根管根管弯曲度
较大,根管治疗难度较大。结合该病例来看,这个也属于双根型3根管的,只是近中根与远中根分叉的位置过于靠根方
二做根管的时候一定不能急躁,要用小号的搓反复轻探根管,摆正心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三基层医生没有显微镜,没有CBCT,但是根测仪,牙片机一定要有,拿不准的可以多拍几次,换着角度拍,在这个病例里面因为可以从牙片看出根分叉很靠近根方,所以我才敢往下扩大根管,不然就很容易底穿。
最后,本来想拍点口内照片的,结果实在是太难取相了,也没有内窥镜,只有作罢。(也没有用橡皮障,唉),这个阿姨解决了痛苦之后说上面也有一颗牙不舒服,一拍片
看到这个根管的Y字,好嘛,阿姨,您的牙果然有性格!(口水话太多,见谅哈)
广而告之医匠微运营,让您的口腔诊所传播更高效。
马上行动,别让您的客户被挖走了!
---提高诊所、医生业绩,用医匠。
周广原牙科洽谈师实操小班6.0版12月广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