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子是每个女人的大事,为了即将到来的孩子,准妈妈们从孕前就开始查资料、养身体,希望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新生命。但有一个问题往往被她们忽视,那就是孕前的牙齿治疗。 孕前处理好牙齿问题到底有多重要?让我们先来看看辣妈小林(化名)的真实故事。
小林今年24岁,刚生完宝宝2个月,是个标准的辣妈。
她有颗蛀到无法再修补,并且裂成了两半只能去拔除的磨牙,怀孕之前,小林想去把它拔掉,拔完了第一半,等到了第二半,医生说得打麻药了,小林因为怕疼,就想等过段时间再来拔。
没想到,这一等,她怀上了宝宝。
小林一开始也没把这颗牙当回事,觉得注意点口腔卫生忍忍就过去了。谁成想,这颗牙不光疼的越来越厉害,发作还越来越频繁。她又不想冒着影响宝宝的风险吃药或者拔牙,只好强忍下来。牙疼再加上孕期种种不适,她说别提有多煎熬了。
等她好不容易生完了宝宝,她还怕拔牙用的麻药影响乳汁,就只能再熬过哺乳期去拔掉另一半蛀牙。
现在有备孕的小伙伴问她怀孕经验,她都不忘特别提醒人家:一定要先把牙齿问题治好再怀宝宝,不要像她一样,多受好久的苦。
(为保证患者隐私,图片均源自网络)
看了小林的故事,可能有些准妈妈还会觉得:这只是个例而已。所以我们再从科学角度解释一下孕前治牙的重要性:
1孕期身体变化加剧牙齿问题在怀孕期间,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和血液成分的变化,牙龈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例如少量牙菌斑对牙龈产生的轻微刺激,可能不会在孕前有明显症状,却能在孕后使牙龈产生肿胀、出血等问题,甚至导致牙龈炎、牙周炎。 据临床调查,妊娠期牙龈炎发病率较正常时期大幅增高,不仅如此,孕前未经治疗的轻度牙龈炎在怀孕期间很可能会急剧发展成重度牙周炎,十分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
2孕期不适易降低口腔保健水平怀孕时,孕妇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种种孕期不适,易对口腔清洁产生倦怠心理。
很多孕妇在刷牙时易呕吐,就会降低刷牙频率;还有些人在怀孕期间偏爱酸辣食物,可能会影响口腔酸碱平衡,滋生细菌进而产生蛀牙,所以孕期的口腔保健质量往往比平时要差。
3智齿趁机来刷“存在感”孕妇的身体和生活习惯变化,还可能让原本安分的智齿跑出来“作乱”。 怀孕时,智齿发炎几率会比正常时期高出数倍。智齿发炎之后,会造成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甚至全身发热等情况,不光影响孕妇进食,还可能祸及临牙。所以医生一旦发现智齿位置不正或者经常发炎,都会建议备孕女性在孕前把它们拔掉。
4怀孕对口腔治疗的限制很多口腔治疗前后需要药物、麻醉和X光等辅助,还需要孕妇在牙椅上躺一段时间,而这些因素,在怀孕前三个月容易导致胎儿流产,在最后三个月容易导致胎儿早产。 所以孕妇一旦在怀孕“前后三个月”出现了牙齿问题,牙医基本上也束手无策,只能让准妈妈们硬扛。长时间的口腔不适,也可能会影响孕妇休息及心情,进而影响胎教。
5“安全期”治牙也有很大风险在孕期的中间三个月,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时期,所以对于必需的口腔治疗如严重的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医们会建议她们在这段时间进行。 事实上,“安全期”的口腔治疗对准妈妈来说还有较高的风险,因为医生还是不会给孕妇拍X光片,而缺少了这个辅助,很多口腔治疗基本全凭医生经验,一旦在中途出现问题想再及时挽回就难上加难。再加上孕期用药限制和孕期体质变化,准妈妈们比普通女性担的风险可高多啦! 当我们问辣妈小林为何没在安全期去拔牙时,她说:“我想任何一个准妈妈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宝宝担一丁点风险吧。”这大概也是选择将牙齿问题“硬扛”过去的准妈妈心声。
综上,怀孕不仅会使女性原有的口腔隐患暴露出来并且急速恶化,如果在孕期不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还容易诱发新的口腔问题并且不便及时治疗。 所以请准妈妈们一定记得:在怀孕之前先去找牙医做个详细检查,把现有的如龋齿、牙结石、可能发炎的智齿和牙周问题等口腔隐患完全清除,并且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这样才能更舒适健康的迎接宝宝的降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