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汽水,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喝,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夏天。它可以补充一定热量,可以很好地消暑,偶尔喝一瓶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如果一旦上瘾,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案例一:
文文从小就喜欢喝碳酸饮料,尤其爱喝可乐,由于在父母的严格控制下,她一直不敢多喝。
但在文文上大学后,身边没有人管束,她就开始肆意享用可乐,每天饮料不离手,几乎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每天都要喝上3-4瓶,室友们还羡慕她怎么喝都长不胖,她就更加没有节制了。
可是,慢慢的她的牙齿开始变色,尤其是前面的门牙,等她发现时前牙已经大面积的龋坏变黑腐烂。不得已之下,医院治疗,被诊断为酸蚀症、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后还要进行数次修复。
案例二:
年9月,浙江宁波一19岁高中生因牙病就医发现,28颗牙全部烂光!拔掉8颗、折断10颗,其余也没一颗完整。
该男孩从12岁开始把饮料当水喝,嚼口香糖代替刷牙。医生表示,从业二三十年,从来没见过一个高中生的牙齿会烂成这样。
案例三:
年3月媒体报道,由于长期爱喝甜饮料,加上家长疏于对孩子口腔卫生的管理,近日,南京一个医院接受口腔手术。满口的牙烂掉了一半多。
这个小男孩有11颗牙存在严重的龋齿现象,其中有3颗必须拔掉,其余8颗得做根管治疗,才能控制其发展。
而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小强长期爱喝甜饮料,二是父母疏于管理小强的口腔卫生,没把清洁口腔当回事。
看完这些,热爱碳酸饮料的你,还敢把碳酸饮料当水喝吗?
这些并不是在吓你,不信我们老看看,碳酸饮料究竟是怎么渐渐毁掉牙齿的↓↓↓
其实这种情况统一称为酸蚀症。酸蚀症是酸雾或酸酐作用于牙齿而造成的牙齿硬组织损害。
除了一些职业相关酸性物质,现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饮食酸的频繁使用,尤其青少年饮用软饮料日趋增加,软饮料中的酸性物质及有酸性糖类副产品会软化牙釉质,对牙齿龋洞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牙齿长时间泡在饮料里,牙面与酸性物质直接接触时间会增加,牙齿会被慢慢“溶解”,这种现象在医学领域称之为酸蚀症,就是牙齿长期接触酸性物质,造成牙齿硬组织溶解丧失。
喝碳酸饮料会使12岁孩子牙齿的酸蚀率增加59%,使14岁孩子牙齿酸蚀率增加22%。如果每天喝4杯以上的碳酸饮料,这两个年龄段孩子的牙齿酸蚀的几率将分别增加25.2%和51.3%。
医院的口腔医师建议,尽量多饮用白开水,若饮用碳酸类饮料最好用吸管,喝完后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提高牙齿抵御酸蚀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酸性药物的使用,如补铁药、口嚼维生素C、口嚼型阿司匹林和患胃酸缺乏症的患者用的替代性盐酸等的长期服用均可造成酸蚀症。
牙齿不好好爱护,受困扰的只会是我们自己。所以以下这些不健康的习惯,大家都要尽量避免↓↓↓
1大口啃苹果
尽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苹果和胡萝卜等硬脆果蔬,它们是引起牙隐裂最大的祸首。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食用。类似的还有嚼冰块,也会导致牙齿断裂。
2啃玉米
啃玉米容易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还会引起假牙移位。建议将玉米粒剥下后再吃。
3吃完面包后不漱口
面包等精制面食会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蚀牙釉质,还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因此吃面包后要仔细漱口。
4用牙齿撕包装
有人图方便,用牙撕包装、开瓶盖等,很容易使牙齿断裂或移位,包装上的病菌还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口腔,影响人体健康。
5爱吃薯片和干果
薯片、爆米花在咀嚼过程中先脆后黏,很容易塞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导致龋齿;一些干果,如葡萄干、无花果和杏干营养丰富,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糖和纤维素,容易增加牙齿周围糖分的残留量。
6常喝红茶、葡萄酒
牙釉质特别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酱、酱油、番茄酱、咖喱等)的影响,出现细微斑点。吃这类食物时应多喝水,吃后多漱口。
除此之外,一些饮料也容易引起牙齿变色。白葡萄酒酸性强,会使牙齿更容易着色,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降低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红茶中的单宁酸也会增加牙齿着色危险,建议常喝这类饮品的人选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绿茶及草药茶。
7爱吃酸
柑橘类水果(如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不利牙齿健康,因此吃后要及时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诱发龋齿,研究发现,吃醋过多的儿童,牙釉质遭腐蚀的危险会增加30%—85%。多吃些莴苣可以减轻醋对牙齿的危害。
8整天嚼口香糖
整天嚼口香糖等于让牙齿泡在糖水中,建议选择无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总含硬糖或润喉糖,同样也不利于牙齿健康。
深圳医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