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我国全国爱牙日。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恒牙只有一副,请爱护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恒牙是第二副牙齿,共32颗。从6岁左右乳牙就开始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第三磨牙外,其余的28颗一般在12岁左右就全部萌出。第三磨牙萌出的时间较晚,在18-30岁萌出,有的终生不萌出或部份萌(全部共4颗)。恒牙是人的最后一副牙齿,恒牙脱落后,脱落的部位将不再有牙齿萌生了,牙齿虽然看起来只是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小器官,但是,牙齿却是我们身体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正所谓“好齿当关,疾患不来”。口腔是身体的一面镜子,从胎儿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护牙可以说是贯穿医生的大事,不管在哪个时刻出现问题,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不同年龄段在护牙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和防护重点?
备孕/准妈妈的口腔护理
孕前以防为主,孕期以护为重。
建议大家准备怀孕前,做一次全口检查和洁牙,去除牙石、牙菌斑及色素等;治疗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反复发炎的阻生智齿或残根、残冠;拆除不良修复体,以免后患。
准妈妈应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少吃甜食酸食,每天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大的话还要用牙缝刷,做好口腔清洁。若孕期出现了口腔问题,要及时就诊。
儿童乳牙期的口腔护理
对未长牙、还在喝奶粉阶段的宝宝,喂奶前要把孩子抱起来,不要让宝宝躺着吸奶瓶,尽量不喝夜奶,喝完后最好要喝点清水,并用清洁纱布裹住手指擦洗宝宝的口腔组织和牙龈,预防奶瓶龋。
乳牙萌出后,就要开始刷牙了。3岁之前不用牙膏,清水刷干净即可。5岁之前不要用含氟牙膏。养成睡前不吃零食和刷牙的习惯。
儿童6岁左右除了前牙开始替换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会长出的磨牙,即“六龄牙”,这也是口腔里的第一颗恒牙,最好给六龄牙做窝沟封闭,以减少它的龋坏发病几率。
家长要尤其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至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若出现地包天情况,需及时进行干预矫治。
青少年/成人的口腔护理
青少年主要的口腔问题就是牙齿畸形,如牙齿拥挤、龅牙等,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还影响了孩子们的外貌,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建议及早进行矫治,青少年的最佳矫治年龄在11~12岁。
成年人最多的是受到智齿、牙结石和牙周病等问题的困扰。
智齿大多是阻生牙,如会发炎、疼痛等,建议及时拔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牙结石通过专业洁牙就可以去掉,每年建议一至两次,定期口腔检查、洁牙,有助于口腔健康。
牙周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来保持疗效,防复发。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口腔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变化,牙龈萎缩、牙根外露、菌斑很容易形成牙齿松动和缺失。
对于牙体缺损、缺失的老年患者可以视具体情况科学设计,通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来恢复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其中,种植牙因形态与功效最接近真牙,越来越广受人们认知和欢迎,因此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三幅牙”。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坏、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这一句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从一个方面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牙齿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牙齿如果有缺失的话,不仅影响美观,吃嘛嘛香更是不可能的事。
科室介绍宜州区妇幼保健院拥有过硬的理论水平知识,正规的临床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口腔科是爱心、和谐的团队,对待患者热情、真诚、尽心尽责,不断创新,用最好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口腔科开展儿童口腔疾病健康宣教,儿童龋齿防治,儿童龋齿充填,儿童急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疗,儿童咬合诱导,牙齿缺失间隙保持,儿童牙体缺损冠套修复,儿童牙颌畸形早期筛查、简单矫正。
3—5岁的儿童,开展集体氟化泡沫预防龋齿。
7—9岁的儿童针对第一恒磨牙、12-14岁针对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成人口腔疾病开展项目:
各类浅、中、深龋齿充填,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牙龈炎牙周炎洁治,牙周炎刮治、基础治疗维护,口腔各类牙齿拔除,冠延长术,牙槽骨修整术,牙列缺损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固定义齿修复,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各种烤瓷牙齿修复,前牙美容修复。
-
柳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