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爱牙日!中老年人的牙齿普遍存在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来自于我们对牙齿认知的误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的老化无法逆转,但可以通过一些养护方法使它的使用年限延长。网络上就盛传了各式各样“爱牙护牙”知识,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吗?来听专家怎么说~
本期电视专家:
“老掉牙”可不是正常现象!当人到了一定年纪后,牙龈会跟着老化萎缩,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会日趋下降,牙槽骨随之萎缩变短,在口腔医学中被称之为“骨吸收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骨吸收并不足以使“水土流失”到牙齿脱落的地步。
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病得到预防和治疗,就能够有效延后脱落的年限。
老年人护牙8大误区!?误区1:年纪大了吃软的食物对牙齿更好
?误区:人牙越磨越结实
有人认为牙齿和肌肉一样,是需要锻炼的,啃点硬东西对牙齿好。其实,吃硬食一定要适量!过度磨损会破坏掉牙外层包的珐琅质。牙齿磨损严重,会造成牙齿向前移位或脸形改变,并引起耳旁的颞颚关节因长期不当咬合而引发疼痛。所以老人的牙齿应特别避免磨损。
?误区3:冷水刷牙也可以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专家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误区4:牙膏不沾水才是正确的刷牙方式
除了某些特殊的牙膏比如含有抗过敏成分的牙膏因为遇水后活性成分会快速释放而建议干刷以外,牙膏沾不沾水对于刷牙的效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洁,通过牙刷和牙膏里面的摩擦剂在牙齿表面的摩擦来实现;另外还有一些表面活性剂和起泡剂起一个辅助清洁的作用,这些成分一般是需要溶于水才能够发挥作用。
?误区5:进食后30分钟内刷牙会破坏牙釉质
刷牙的目的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健康,但是不是饭后马上刷牙,取决于你吃/喝了什么。如果刚进食了pH值比较低的食物或者喝了碳酸饮料,那30分钟内最好不要刷牙。因为牙釉质受到酸的腐蚀后会变得脆弱,这个时候刷牙确实会伤害牙釉质。不过,其他时候,牙釉质可没有那么脆弱,饭后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好办法。如果没有条件饭后刷牙,漱口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误区6: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饮食可在牙面上留下痕迹,经细菌作用形成牙斑,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难以清除干净的。
?误区7:掉光牙再装假牙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镶假牙,怕麻烦花钱多,缺就让它空缺吧,等掉净了再一次性换全口假牙。对于缺牙迟迟不进行种牙的缺牙者来说,不管身体还是面容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一般缺牙后,3个月内是种牙的最佳时期,此时牙槽骨条件较好,进行种植修复有利于骨结合。
?误区8:大医院钱多废时,小诊所省钱省事
的确,大医院、小诊所间,同样的名目价格确实不一样。但他们在诊疗技术、操作水平和材料质量方面也有很大差别。小诊所10来分钟洗牙,只能清除了看得见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强的深层牙垢,5分钟牙齿美白其实是用盐酸、硫酸钠等药液,见效虽然快,但却腐蚀牙体钙质,对牙齿硬组织伤害很大。因此,千万不要贪图便宜,遭致不良后果。
8个小妙招,远离“老掉牙”●茶水漱口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叩齿咽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可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保持口腔清洁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除。如嵌得很紧,也可用牙签除掉。医院除去牙面上的结石,以防止牙周炎的发生。
●饮食护齿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此外,饮食时要注意保护牙齿,如忌过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蚀而破坏。
●正确咀嚼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用力咬合每次排尿时,满口牙齿用力咬合,这样可促进口腔粘膜的新代谢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
●鼓腮漱口每天做一两次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可以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打喷嚏流鼻涕,这个病爱干净的人更易中招!●“血管杀手”三高菜是哪些菜?专家支招让你摆脱重口味~●天凉了还是动不动就一身汗?这些部位出汗或是大病前兆~退休俱乐部服务
01-
点下方“阅读原文”,收看专家上课完整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