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简答题

一。龋病的好发牙位及好发部位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二。牙菌斑的形成过程

1.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唾液蛋白质对牙面的选择性吸附形成获得性膜,最初附着的细菌为球菌,主要是血链球菌,随后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

2.细菌迅速生长繁殖:早期以链球菌为主,继之厌氧的细菌和丝状菌丛,丝状菌与牙面垂直排列扩,细菌形成具有高度特异性。

3.菌斑成熟:14天后,成熟的菌斑结构变得复杂。

三。平滑面牙菌斑的结构特点

1.菌斑-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

2.中间层:包括稠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

3.菌斑表层:结构松散,细胞间间隙较宽,菌斑表面微生物差异大。球菌状,杆菌状、玉米棒或麦穗样形式的微生物。

四。龋病四联因素

龋病是多因素性疾病有4种相互作用。

1.微生物:龋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主要致龋菌是变异链球菌。细菌的致龋性有赖于其产酸能力、耐酸能力及对牙面的附着能力。

2.食物:尤其是蔗糖。

3.宿主:涉及多方面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的形态与与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等。

4.时间: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五。获得性膜的功能

1.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2.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

3.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4.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六。龋病诊断方法

1.视诊:黑褐色,失去光泽的白垩色,腔洞,边缘嵴变暗的黑晕

2.探诊:探针探测时粗糙、钩拉、插入的感觉;洞底或牙颈部的龋洞是否变软、酸痛或过敏,有无剧烈探痛;探测龋洞部位、深度、大小、有无穿髓孔;牙线有无变毛或撕断

3.温度刺激试验: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甚至酸痛,说明龋深达牙本质,亦可用电活力测定

4.X线: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易用探针查出;检查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

5.透照:检查前牙邻面洞,暗处为龋损

七。龋病诊断标准

浅龋:

1.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颜色改变,粗糙、钩拉感。

2.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对物理、化学刺激没有明显反应。

3.常用常规诊断方法:X线片,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

4鉴别:釉质钙化不全(表面光洁,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釉质发育不全(釉质表面不同程度额实质性缺陷,硬而光滑,对称性),氟牙症(斑釉症:对称性,地区流行情况)

中龋:

1.龋洞形成,软化。

2.冷热酸甜刺激,冷刺激尤为明显,去除刺激症状立即消除(区别于牙髓炎的自发痛)

深龋:

1.深的龋洞

2.食物嵌入洞中产生疼痛;冷热化学刺激痛更为剧烈

3.牙髓组织的修复性反应,包括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血管扩张、成牙本质细胞层紊乱

八。浅龋鉴别诊断

浅龋应与牙釉质钙化不全、牙釉质牙釉质发育不全和氟牙症进行鉴别

牙釉质钙化不全亦表现有白垩色损害但其表面光光洁,同时白垩状损害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而浅龋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表现为釉质表面不同程度的实质性缺陷,甚至牙冠缺损,也可可表现为变黄色或褐色但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

氟牙症又称斑釉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甚至深褐色,患牙对称性分布地区流行情况是与浅龋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因素。

九。深龋鉴别诊断

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鉴别:

①深龋患牙冷测反应与对对照牙相同而可复性牙髓炎患牙在冷测牙面时即出现-过性敏感,当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一时难以鉴别时可先按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进行安抚处理。

②深龋患牙对温度试验的反应同对照牙,只有当温度刺激进入洞内才出现敏感症状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T慢性牙髓炎对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会持续较长时间,患牙可出现轻叩痛而深龋患牙对叩诊的反应同对照牙。

十。深龋治疗原则

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

保护牙髓

正确判断牙髓状况窝洞的主要抗力形和固位形

抗力形有洞深、盒装洞型、阶梯结构、窝洞外形、去除无基釉、避免无基釉、薄.壁弱尖的处理;固位形有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十一。GV.Black窝洞分类

I类洞:所有牙齿的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II类洞: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II类洞:前牙邻面未损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IV类洞:前牙邻面并损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V类洞:所有牙齿的颊(唇)舌(腭)面近龈1/3牙面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VI类洞:为发生在前牙切嵴或后牙牙尖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十二。窝洞预备的原则

去净龋坏组织:确保充填体与洞壁紧贴,防止继发龋发生。临床上根据牙本质的硬度和着色判断是否去净。

保护牙髓组织:间断操作,使用锐利器械并用冷水冷却:勿向髓腔加压;清楚了解牙体组织结构、髓腔解剖形态及增龄变化,防止意外穿髓。

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窝洞最小程度扩展,窝洞龈缘,只扩展到健康牙体组织,尽量不作预防性扩展。

注意患者全身和精神状态。

十三。窝洞预备的步骤

1.预备洞形:开扩洞口探查病情:设计和预备洞外形;双面洞和复杂洞需要预备辅助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制备洞缘,洞缘釉质壁的釉柱止于健康牙本质,银汞合金洞面角90°,复合树脂做短斜面利于粘接。

2.无痛制洞:利用锋利器械高速间断轻柔而准确切割牙本质:局麻;化学机械去龋;用化学药剂结合机械冲洗和化学作用选择去除软化牙本质。

3.术区隔离:消毒棉卷、吸锤器或橡皮障。

4.窝洞消毒。

5.通过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隔离外界和充填材料的刺激,保护牙髓,垫平洞底,形成充填窝洞。

十四。龋病治疗并发症

1.意外穿髓

2.充填后疼痛:牙髓性疼痛,牙周性疼痛。

3.充填体折断、脱落

4.牙齿折裂

5.继发龋

十五。深龋的治疗

1.治疗前判明情况:判明牙髓情况:病史、探查、冷热测、x片所示/判明深龋类型:急性龋、慢性龋/判明软龋能否去净,有些如果去净可致穿髓,可保留少许/判明是否已经穿髓

治疗方法:首先排除牙髓炎和牙髓坏死

2.垫底充填

适应症:龋坏能完全去净,牙髓状态正常(无自发痛,激发痛不严重,刺激去除后无延缓痛)方法:先垫ZOE(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再垫ZOP(磷酸锌粘固剂),.留出充填厚度,充填银汞或树脂。

3.安抚疗法:局部使用消炎镇痛药物,消除临床症状

适应症:临床症状较明显的牙髓充血状态但无穿髓(无自发痛,但又明显的激发痛)治疗方法:丁香油酚棉球或抗生素小棉球放入清洁后的窝洞,Z0E暂封。

4.间接盖髓术:局部使用药物,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促进组织再矿化适应症:软龋不能去净,但牙髓状态正常。治疗方法:髓底均匀放置Ca(0H)2糊剂观察3个月,如症状缓解则行永久充填,若加重则行开髓术。

十六。釉质发育不全病因

1.严重营养失调:维ACD及钙磷的缺乏可影响成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矿化

2.内分泌失调: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时,血清中钙含量降低,血磷正常或偏高,可能出现牙发育缺陷,牙面横沟或加重的发育间歇线

3.婴儿母体疾病:水痘猩红热消化不良等

4.局部因素:常见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常见个别牙,前磨牙多见,又称特纳牙。

十七。氟斑牙临床表现

1.在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又白垩色到褐色斑块,严重者并发釉质的实质缺损。按严重程度可分白垩型轻度、着色型中度和缺损型重度。

2.多见于恒牙,由于乳牙的发育分别在胚胎期和婴儿期,胎盘有-定屏蔽作用,发生乳牙少。

3.对摩擦耐受性差但耐酸性强。

4.全身症状:严重慢性氟中毒患者可有骨骼增值性变化,骨膜韧带均可钙化;血钙与氟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钙,可引起肌痉挛虚脱和呼困,甚至死亡。

十八。氟斑牙的发病机制

碱性磷酸酶可以水解多种磷酸酯,在骨与牙的代谢中提供无机磷,作为骨盐形成原料。当氟浓度过高时,可抑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从而造成釉质发育不良、矿化不全和骨质变脆等骨骼疾患。

十九。畸形中央尖的防治原则

对圆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不作处理。

尖而长的中央尖容易折断或被磨损而露髓,牙刚萌出时若发现可在麻醉和严格消毒下磨除中央尖,制备洞型,行盖髓治疗;或在适当调整对颌牙的同时多次少量磨此尖,避免中央尖折断或过度磨损,在髓角形成足够的修复性牙本质避免穿髓。

中央尖折断引起牙髓病或根尖周病,采用根尖发育形成术或根尖诱导成形术,以保存患牙促进牙根继续发育。

二十。牙脱位的处理方法

部分脱位牙:局麻下复位,结扎固定4周,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复查,若发现牙髓坏死,及时行根管治疗

嵌入性脱位牙:复位后2周行根管治疗术以防止牙髓坏死引起的牙根吸收,年轻恒牙对症处理,继续观察,任其自然萌出

完全脱位牙:尽快复位,若脱位牙无污染可直接复位,若己污染则无菌水冲洗后复位,无法即刻复位则将脱位牙置于舌下前庭沟牛奶等并及时就医,就诊或复位及时者,若根尖发育完成可3~4周后行根管治疗;若根尖发育尚未完成则不应贸然拔髓,先观察.

脱位2小时以上就诊者体外完成根管治疗经根面和牙槽窝刮治后将患牙植入

二十一。根折的处理方法

总处理原则为固定患牙,促进其自然愈合。

1.根尖三分之一折断:多数情况只上夹板固定无需牙髓治疗,如有牙髓坏死,迅速进行根管治疗术,

2.根中三分之一折断:复位,牙弓夹板固定,有牙髓炎症或坏死趋势则行根管治疗术,如需去除根尖部断根,则去除后需插入根管骨内种植体恢复牙长度,同时冠部予以夹板固定。

3.颈侧三分之一折断:若折断处与龈沟相交通不会出现自行修复,若折断线在龈下1~4m,断根长度可,牙周情况良好者可行切龈术、正畸牵引术或牙槽内牙根移位术。

二十二。根折的预后和转归

钙化性愈合:两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组织愈合相似。

结缔组织性愈合: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不出现联合。

骨、结缔组织联合愈合: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

断端被慢性炎症组织分开,跟端多为活髓,冠髓坏死,非修复和愈合的表现。

二十三。牙隐裂的治疗方案

1.消除创伤拾,调磨高陡牙尖和锐利边缘。

2.平衡咬合全面处理口内其他牙齿,使咬合力被多数牙分担。

3.根据症状估计隐裂深度并进行处理:

对于隐裂仅达釉牙本质界,着色浅而无继发龋损者,用酸蚀法和釉质粘结剂光固化处理。

裂纹达牙本质浅层或中层沿裂纹备洞,氢氧化钙糊剂盖髓,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观察2~4周无症状后树脂修复。

较深的裂纹或已有牙髓病变者,牙髓治疗的同时调整牙尖斜面去除患牙承受的过大咬合,治疗后及时行全冠修复。

二十四。楔状缺损的原因

楔状缺损是由应力疲劳、横刷牙和酸因:牙齿受力时,应力集中于牙颈部,长期应力蚀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包括:

①内因:

牙齿受力时,应力集中牙颈部。长期应力集中导致牙齿硬组织疲劳。唇颊面是拉应力,破坏性更大,故集中会导致牙齿硬组织疲劳,牙齿舌面受:故楔状缺损主要发生在唇颊面;牙颈部的釉质薄甚至缺如加之被龈沟包绕,龈沟内有酸性渗出物使破坏更易发生。

②外因:

刷才不当与楔状缺损有密切天系,楔状缺损的严重程度与牙刷毛的硬度、牙膏中粒的直径、刷牙的力度有关。

二十五。纵裂的病因和临表

①解剖结构:扁根发生纵裂几率高;

②所在位置:第一磨牙发生几率最高;

③饮食习惯:喜欢硬性食物者发生率高;

④外伤:承受的给力过大、侧方力及咀嚼中骤然遇到硬物的撞击力等;

⑤医源性:已行根管治疗的“无髓牙”过度根管预备根充压力过大温度过高、根管桩的应用等。临床表现:患牙多为磨牙患者有咬硬物史或咬硬物的习惯,能指出患牙牙位,可能存在高耸牙尖或进行过根管治疗术,可能有根管桩和冠部修复体,有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表现,如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咀嚼痛、咬合无力、松动牙周脓肿或窦道、叩痛等,X线.上表现为根裂边缘整齐,通过根尖孔,早期在根尖处变宽,根裂方向与根管长轴一-致发生时间较长者裂片发生移动。

二十六。牙本质过敏症特点

随着刺激出现和去除而迅速出现和消失。一般会累及数个牙甚至全口牙。表现为刺激痛,酸甜冷热等化学和温度刺激可导致酸痛,刷牙、吃硬性食物等机械刺激可导致更为明显酸痛。

二十七。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微生物因素:炎症牙髓、感染根管和根尖周病变中有不同的优势菌,通过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径及血源感染等入侵牙髓引起病变。

物理因素:急、慢性创伤,牙体预备产热,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电流和激光引起。

化学因素:包括充填材料、酸蚀剂、粘结剂及消毒药物等。

二十八。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

1.牙本质小管:龋病、牙体硬组织的非龋疾病等造成釉质或牙骨质缺损,牙本质小管暴露,细菌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引发感染

2.牙髓暴露:龋病、牙折、楔状缺损、磨损、牙隐裂及治疗不当导致牙髓暴露于口腔环境使细菌直接侵入牙髓。

3.牙周袋途径: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根管内的细菌和毒性产物可通过根尖孔、侧支根管波及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根侧方病变。牙周病病时,深牙周袋内的细菌通过根尖孔、侧支根管侵入牙髓造成逆行性牙髓炎。

4.血源性感染:受过损伤或病病变的组织能将f血u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单部他这体处于菌血症或败血症时,细菌毒素可随血流进入牙髓,引起种现象称为引菌作用。当机体处于牙髓炎症,临床上极为少见一般出现这这中情况时已发生代谢障碍或损伤。

二十九。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原则

1.保存活髓:牙髓组织具有形成成牙本质和营养硬组织的功能,对外对外来刺激能产生--系段的恒牙和根尖孔尚未形成的年轻恒牙应注意保列防御反应,对牙髓病变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存活髓,维护牙髓的功能。

2.保存患牙:由于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化和血液循环的特殊性其修复再生能力有限髓炎症不易治愈。对患有牙髓病而不能保存活髓的牙,应去除病变牙髓,保存患牙,以维持牙列完整,维护咀嚼功能。失去活髓后,牙体硬组织的营养代谢仅由牙周组织供给牙体硬组织变脆并容易折裂。

三十。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的目的是引流炎症渗出物和缓解因之而形成的髓腔高压,以减轻剧痛。在局麻下摘除牙髓,去除全部或大部分牙髓后放置一菌小棉球后暂封髓腔,患牙的疼痛随即缓解。对于单根牙,拔髓后可以进行根管预备再暂封。患牙暂封后应检查有无咬合高点,避免高点引起牙周膜炎,产生新的疼痛。咬合过高还可能造成暂封物脱落导致髓腔再次感染。

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物,也可以以局部封闭、理疗及针灸止痛。在剧烈疼痛的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脓肿,只有局麻下开髓引流或切开排脓才能有效地止痛,镇痛剂可以局部使用,如将浸有丁香油酚镇痛剂的小棉球放在引起牙髓炎的深龋洞中。

三十一。急性根尖周炎处理

1.开髓引流: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是在局麻下开通髓腔,穿通根尖孔建立引流通道,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以缓解根尖部的压力,解除疼痛,应急处理时应注意:

①局部浸润麻醉要避开肿胀部位否则将引起疼痛和感染扩散,麻醉效果较差以行阻滞麻醉为佳;

②正确开髓并尽量减少钻磨震动,可用手或印模胶固定患牙减轻疼痛;

③初步清理扩大根管,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次氯酸钠交替冲洗,新产生的气泡可带走堵塞根管的分泌物

④可在髓室内置一无菌棉球,开放髓腔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作常规治疗,一般在开放引流1~2天后复诊。

急性根尖周炎至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下切开排脓,黏膜下脓肿切排的时机是在急性炎症的第4~5天,局部有较为明确的波动感,不易判断时,可行穿刺检查,如果回抽有脓,即刻切开,脓肿位置较深,可适当加大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每天更换1次,直至无脓时抽出,通常髓腔开放与切开排脓可同时进行,也可以先髓腔开放,待脓肿成熟后再切开,把握切开时机非常重要,切开过早给患者增加痛苦,达不到引流目的;过迟会延误病情,造成病变范围扩大,引起全身反应。

3.去除刺激:对于根管外伤和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根尖周炎应去除刺激物,反复冲洗根管,重新封药,避免再感染;如根管超充可去除根充物封药安抚,缓解后再行充填。

4.调??磨改:由外伤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应调拾磨改使患牙咬合降低、功能减轻,得以休息,必要时局部封闭或理疗

5.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物也可以局部封闭、理疗及针灸止痛,局部可使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的中草药以促进症状的消退,口服镇痛药对根尖周炎有一定镇痛效果但在剧烈疼痛的急性根尖脓肿只有局麻下开髓引流或切开排脓才能有效地止痛。

三十二。直接盖髓术原理适应症

原理:牙髓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可能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促进受损的牙髓愈合,将盖髓剂覆盖在暴露的牙髓仓创面上可以消除感染和炎症保护牙髓组织恢复牙髓健康状态。

适应证:根尖孔尚未发育完全,因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的年轻恒牙;根尖己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的恒牙。

三十三。间接盖髓术原理适应症

原理:牙髓对外来刺激有一定的防御和修复能力,最常见的反应是牙本质硬化硬化层中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全部被磷灰石和白磷钙石晶体等矿物质阻塞,牙髓可通过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阻止细菌及其产物进入牙髓,限制毒性产物扩散.

适应证:

①深龋、外伤等造成近髓的患牙;

②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正常,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健康的恒牙;

③无明显自发痛,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却难以判断是慢性牙髓炎或可复性牙髓炎时可采用间接盖髓术作为诊断性治疗。

三十四。根尖诱导成形术步骤机制愈合类型

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药物诱导、暂时充填、随访观察根管充填。

修复机制:根尖部残留的生活牙髓分化或去分F化产生成牙本质样细胞,沉积牙本质,继续发育牙根所形成的牙根近似于正常牙根;根尖部的牙乳头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使牙根继续发育;幸存的根尖周组织的上皮根鞘功能得以恢复也可使根端闭合。

愈合类型:

①根尖继续发育、管腔缩小,根尖封闭;

2.根管腔无变化,根尖封闭;

③X线片上未显示牙根发育根管内探测有阻力,根尖处有钙化屏障:

④X线片见根端IB处形成钙化屏障。

三十五。感染根管类型和治疗原则

感染根管包括:活髓患牙,死髓患牙(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病患牙)及再治疗患牙。

感染根管的治疗原则:感染控制的策略与手段应根据患牙感染的程度确定。

①活髓患牙:非感染根管,感染控制的重点在于严格坚持无菌操作,行牙髓摘除术;

②死髓患牙:感染根管,除加强根管清创(如机械清创与超声等方式结合)外,还要通过封药来进一步清除残余的感染;

③再治疗患牙:感染难以控制的根管,有必要进行根管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必要时行根管外科手术。

三十六。根管治疗术的适应症

牙髓病(不能保存活髓的各型牙髓炎、牙髓钙化、牙内吸收、牙髓坏死)各型根尖周病,外伤牙,某些非龋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因义齿修复需要的患牙,因颌面外科治疗需要的患牙,移植牙和再植牙。

三十七。根管成形原则标准

目的:在根管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清除感染,建立染,建立根尖周病灶的引流通道,便于根管内封药,以保证药物的消毒杀菌作用,便于根管充填使根充严密准确。

原则:维持原根管的形状,使根管具有连续的锥度,在横截面上,预备后的根管最狭窄处应与原根管的根尖狭窄处重合,根管的冠仍具有足够的宽度能进行有效地冲洗,预备后的根管能很好地适应牙胶尖的充填,强调预备的根管虽然直径扩大,但应该是对原根管形状、锥度及解剖流向的复制。

标准:除极少数根管(如年轻恒牙的根管)比较宽大外:外,一般都比较狭窄,需进行适当的扩大成形,才能便于充填,若为牙胶尖根管糊剂剂充填,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应扩大3个器械号,或用标准器械扩至40号。

三十八。根管治疗术步骤及目的

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

1.根管预备:采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尽可能地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物质;

2.根管消毒:化学方法进--步减少主根管和牙本质小管内球: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料严密充填根管,消除死腔封闭的残余细菌毒素;

3.根管充填:以根尖孔,为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和促使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创造一个有力的生物学环境。

三十九。根管充填的目的和时机

目的:消除所有从口腔和根尖周组织进入根管系统的渗漏途径,严密填塞封闭根管预防再感染,为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创造有利的生物学环境。

时机:

已经过严格的根管预备和消毒,根管被制备成良好的形态且根管内感染物质被彻底清除。

患牙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患牙有明显叩痛或其他不适,通常提示炎症或感染的存在。

暂封材料完整:暂封材料的破损或移位常常意味着根管再次受到污染。

根管无异味、无明显渗出物:干燥的根管有利于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再次受到污染。

根管充填必须在严格隔湿条件下进行,减少微生物进入根管。

四十。理想根管充填标准

1充填物与根管壁紧密贴合,严密封闭整个根管系统。

2.充填物内部致密无缝隙。

3.充填物到达牙骨质牙本质界。

4.最小限度使用根管封闭剂。

5.X线牙片显示充填物到达牙骨质牙本质界,没有明显超填欠填。

整理排版/慧质君心(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慧质君心

用心做好内容,谢谢大家支持^0^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cy.com/ysyzl/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