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宝宝,乳牙还没长齐,而已长出的牙已经开始变黑了,尤其是上前牙,李女士最近就为这事深感苦恼。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还不到3岁,早在半年之前,李女士就发现孩子前面两颗门牙有些变黑了,以为是孩子吃糖吃多了,便严格限制孩子吃糖,但是这半年过去了,孩子的两颗门牙还在变黑,且黑得越发严重了。
李女士找口腔科的医生咨询,听到一个新名词:奶瓶龋。
什么是“奶瓶龋”医院口腔科医生胡文龙指出:奶瓶龋指的是儿童早期龋齿,又称哺乳龋,多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多发生于2-4岁的孩子身上,表现为上颌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
宝妈们可以看到孩子上门牙出现大面积黑色龋坏斑块,有些严重的还会出现龋坏部位脱落现象。龋坏后的牙齿不能自愈,患龋病后发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因此积极预防很重要。
奶瓶龋是怎么来的?宝宝抱着奶瓶吮吸时,牛奶会直接附着在上颌前牙表面,很多宝宝使用奶瓶时,经常边喝连玩,困倦了直接就睡了,睡眠时还不断吸吮奶瓶,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吞咽功能减弱,附着在牙齿上面的奶汁难以去除。
宝宝含着奶嘴,无法清理口腔,口腔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侵蚀牙体,再加上乳牙萌出不久,牙质薄、矿化程度差,表面结构不成熟,抗龋能力较弱,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就会形成黑色的残根或牙渣,便引发“奶瓶龋”。
图片编号:PIC
李女士因为没有母乳,女儿从小喝奶粉,晚上睡前的那一顿奶粉更是少不了,孩子每回都是躺在床上,抱着奶瓶喝完就睡,偶尔太困了,喝到一半就睡着了,得知是自己不正确的喂食习惯造成的,李女士追悔莫及。
奶瓶龋危害大,需及早预防奶瓶龋的发生会使乳牙的咀嚼功能降低,牙齿不好,孩子进食会变得困难,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奶瓶龋病情加重时还会引起牙髓炎,孩子会因为牙痛而哭闹、烦躁,甚至拒绝饮食,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图片编号:PIC
由于家长的错误,种下许多宝宝患奶瓶性龋齿的病因。胡文龙医生指出:奶瓶喂食的不一定是奶汁,也有的是豆浆、果汁、蜂蜜水、米浆等等,只要有糖分的东西,都有可能引起牙齿蛀蚀。
蛀牙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好的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必须经年累月才会造成牙齿的蛀蚀,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形成这种不良习惯了,一定要设法纠正,要让孩子戒除使用奶瓶诱导入睡的习惯。
图片编号:PIC
喝完奶粉后,可以再喂一些温开水,有效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从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要让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从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宝妈们就应该为孩子刷牙了,每天至少两次,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检查一次牙齿,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健康问题想了解的话,请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