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边缘,与牙面之间存在一条浅浅的龈沟,龈沟内易存积食物碎屑,附着菌斑,厌氧菌在此生长繁殖,不易清洁,常导致牙周炎症的发生。此外,牙齿邻接点下方也难以清洁,容易成为引发牙周疾病的隐患。
牙周疾病导致牙齿脱落甚至诱发心脏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面容苍老的罪魁祸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疾病、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根据调查显示,中国80%的人群有牙周疾病,同时牙周炎也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
警惕!以下症状可能是患了牙周病。
★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
★牙齿松动移位或者咀嚼无力。
★牙缝逐渐变大。
★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溢脓。
对于牙周病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
误区1
“老掉牙”是正常现象,不可避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口腔健康的目标是“”,即80岁的老年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可见,老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事实上也是可以避免的。
西方人有个好习惯:定期到牙诊所,牙齿没病也看医生。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其实是一笔比较划算的经济账,因为即使你三个月看一次牙医,但在牙齿上花钱的总量,加起来也会比得了大病再找牙医便宜,而且不用受牙痛之苦。从医生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大家早一点来,防范未然。如果小病小忍,大病大忍,实在忍不住了才来看医生的话,那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花费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很难理想了。
误区2
我一天刷两次牙,已经足够清洁口腔
即使刷牙方法正确,通常也只能清除50%的牙菌斑。因为有一些牙菌斑躲藏在牙间隙里面,牙刷是无法刷到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漱口水,增加清洁牙齿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要把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用于牙龈萎缩的患者)做为我们日常护理口腔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口腔的目的。
误区3
我的牙齿和牙肉也没有发炎,因为也不痛
口腔的许多慢性病,如常见的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的。这类疾病,正如糖尿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一样,到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晚期或者严重的阶段了。正如跳进开水的青蛙因为难以忍受高温一跃而出拯救了自己,而在凉水锅里的青蛙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慢性的过程,同样值得大家重视。
误区4
牙齿和牙肉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消炎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疾病比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中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辅助治疗。要想彻底治疗这些疾病,医院找口腔科医生。如果只用消炎药来治疗这些疾病时,不仅浪费金钱,同时又没有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还会反复出现,甚至因为消炎药的的使用而可能暂时掩盖疾病的严重程度。
我们该如何防“炎”于未然呢?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推荐每天使用巴氏刷牙法刷三次牙,每次三分钟;拒绝吸烟;纠正张口呼吸、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
2.学会使用牙线、冲牙器。
3.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牙龈出血、牙石等现象。
4.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5.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6.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尽可能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及时除掉牙石。
超声洁牙给牙齿洗个澡,让它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总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口腔健康预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有牙周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诊所检查,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否则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口腔甚至身体其他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