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齿有洞是因为吃糖吗?
乳牙坏了也没事吧?反正迟早会掉。
孩子多大开始可以刷牙?
…………
从宝宝出生开始,
宝宝的一口牙可以说是让父母操碎了心
很多家长会问:“为什么我们没有给他吃糖还是长了虫牙呢?”
科普小贴士
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所谓的“虫牙”“蛀牙”就是我们口腔专业中的“龋齿”。
一般来说只有在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龋洞。
龋齿也分为浅龋、中龋、深龋、龋坏等临床表现。
其实家长们都不知道,除了吃糖,以下的这几个生活习惯比吃糖更伤牙齿。
1.冷热食物交替吃
牙齿对温度的感知很敏感,长期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牙齿都会受到刺激引起酸痛,长期以往会发展成牙髓炎。
秋冬季节,有些家庭喜欢吃火锅,一口热菜一口冷饮,这样吃确实过瘾,但对宝宝牙齿也会有很大的伤害。
建议平时多给孩子吃常温的食物,比如夏天少喝冰饮,冬天吃火锅时,不要要求孩子趁热吃,可以把菜放凉再给孩子吃,以免孩子口腔受到过冷或过热的刺激而引起牙疼。
2.喝夜奶或含着奶瓶入睡
很多宝宝在睡觉前有喝奶的习惯,有的甚至含着奶瓶入睡。喝完牛奶不及时清洁牙齿,牛奶残渣长时间聚积在牙齿上,容易滋生细菌,对牙齿造成伤害。
建议一岁后尽量戒除,睡前喝奶或喝夜奶的习惯。如果宝宝已习惯睡前喝奶,喝奶后一定要及时清洁牙齿。
3.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
市面上各种乳酸饮料、碳酸饮料,非常受孩子欢迎,酸酸甜甜的有时大人也会爱上。
据报道,一个5岁小男孩每天把饮料当水喝,牙齿出现严重退化或烂掉的情况,可怜的孩子每天只能吃又软又烂的食物。
由于儿童的牙齿钙化程度较低,而含糖饮料的酸性对牙齿有刺激腐蚀作用,
孩子长期大量喝饮料,就会比成人更容易出现龋齿。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多喝水,尽量少喝饮料。
4.用牙齿咬包装袋或玩具
有些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用牙齿咬东西,食物包装袋撕不开用牙齿咬,这些习惯容易病从口入,也会导致宝宝的牙出现隐裂,
刚开始察觉不到,待裂纹加深后,咀嚼时会出现不适感或牙疼的情况。
父母应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教会孩子如何撕开食物包装袋,而不是用牙齿来咬。
如果宝宝是因为长牙不舒服而喜欢咬东西,可以给他准备一个牙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5.爱吃甜食
平时宝宝爱吃的零食、点心等都含有很多隐形糖的成分。
宝宝吃甜食时,特别是淀粉类食物,在咀嚼时唾液分泌较少,食物容易残留在牙齿上而引发龋齿。
保护宝宝的牙齿,应从保护乳牙开始,建议妈妈可以自制一些健康的低糖点心给宝宝吃。
在制作辅食时,尽量少放糖。吃完甜食后,提醒孩子及时清洁口腔。
儿童牙齿无小事,也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哦。
努力做好宝贝口腔防护,避免不良习惯,既省钱又健康~牙好才能胃好~身体好
#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