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牙髓炎等患者,医院
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做根管治疗
一次、两次、三次……
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牙疼不见好转
有些患者就抱怨医生“技术差、水平低”
对于许多优秀牙医来说“有苦难言”
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中较常见
因此可能会使患者低估根管治疗操作难度
实际上,牙齿的根管结构是千奇百怪
而且不是所有的根管都一定通畅的
复杂的根管系统如城市错综复杂排水管道的分布
一旦出现阻塞现象,就会出毛病
即使是通畅的根管也不意味着今后一定没有问题
造成根管不通的常见三种原因
自然生理变化
前期其他治疗造成的影响
人为因素
第一类:自然生理变化
根管系统内会有一些钙化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钙化物质成沉积,就如同下水管道中的生活垃圾聚积一样。这是一种日积月累、漫长的增龄性变化,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医学上把钙化物质沉积造成的根管不通称为根管钙化,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牙齿中。这种类型需要依照牙齿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必要采取根管扩通。
第二类:前期其他治疗造成的影响
在根管治疗没有得到普及的年代,曾经采用过一些其他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办法,如干髓术,塑化治疗等等,对于使用过这些手段之后(尤其是塑化治疗)造成的根管,扩通具有一定难度,有时必须使用一些特殊设备(如超声,显微镜等等)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类:人为因素
根管系统十分复杂,形态结构也与众不同:“世界上没有同一片树叶”——牙齿没有同样的根管。这使医生难以找到正确的根管通路,形成台阶或者根管偏移,甚至有的时候由于某些治疗器械折断于根管内,自然会无法扩通。对于这种情况,治疗上具有很大难度,即使使用专业的辅助设备,有时也无法达到治疗目的,最终导致治疗失败或牙齿拔除。
识万千根管
解根管困惑
以上三种原因可以单独发生,但更多的是几种情况综合存在,造成更大的治疗困难,而且超声等治疗设备也存在一定风险性,所以某些情况下,治疗只能是一种常识性治疗。面对一种复杂的根管治疗,再怎么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无法百分百保证根管治疗成功,需要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才能得到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根管扩通的注意点:
?术前术中术后从不同角度拍摄清晰的牙片,便于仔细检查
术中术后的根尖片可以检查是否侧穿或可能形成侧穿,可以不断调整预备的方向。当然,数字化牙片主要是方便,可以进行一些调整图像明暗等的操作,普通的胶片大多数情况还是比数字片清晰的。胶片多次拍片成本比较高,而且洗片花时间(即使现在自动洗片系统也要5min以上)。由于X线片仅能反映二维重叠图像,当切削方向向颊侧或舌侧偏移时则不易判断,以不同角度的拍片可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
?根管口预备要充分
个人建议:寻找根管口建议用15#,20#锉,对于钙化细小堵塞根管,建议用08#,10#锉,还有根管探针,在15#找不到或者不确定的时候是有帮助的。具体根据不同的个人操作习惯而定。
开髓孔预备要充分,开髓之前一定要去净龋坏组织、无基釉和松动的充填体等,尽可能形成根尖三分之一的直线通路,避免器械进入根管时的冠部障碍,这点非常重要。
?优质完备的扩大器械
一定要选用设计合理,适合手感,号码齐全的手用扩大锉。对于细小弯曲或者堵塞根管,小号器械特别重要,要备有15#以下器械。最好从6#,8#,10#~#都有。还要注意器械会折旧,金属疲劳,要检查器械有无折断,解螺纹等,折损破旧的就扔了。
熟练掌握各种根管错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根管锉再次进入根管应清洗;根管锉不可跳号使用;反复使用小号的锉通畅根管;根管锉不可过度旋转或用力;预备根管一定要在湿润的条件下进行。
?扩大锉的预弯
小号扩大锉+尖端3~4mm一定的预弯,这点对预备弯曲根管很有帮助,一般是预弯10#或8#或扩大器通过堵塞处,K锉尖端3-4mm弯成30~45度角的样子,直的扩大锉可能与根管的解剖方向不一致,或者较大号(15#,或者更大号)的器械已经在侧壁预备出一个小台阶,有时会发现有卡住的感觉,这样一般是很有希望。
预弯小号器械能通过堵塞部,可以以2~3mm小距离提拉把弯曲(可能是肩台)处扩顺畅,然后就采用逐步深入根管锉预备法,#15能进去一般就没问题了。锉的尖端蘸上含EDTA的根管润滑剂有明显帮助。镍钛锉弹性很好,就不用预弯了。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根管不通,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进行根管扩通,切忌按照书本按部就班。
检查要仔细
遇事要冷静
手法要娴熟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回复关键词了解相关口腔小知识,例如“种植牙”、“牙齿矫正”等:
“牙疼”:走进牙疼猜想大讲堂
“洗牙”:洗牙并非传说中那么恐怖
“拔牙”:拔颗牙多大点事!Really?
“智齿”:智齿的真相原来是这样滴
“牙齿护理”:掌握牙齿健康护理小方法
如需要咨询更多相关口腔知识,请在后台留言,小编必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分享最新牙科咨讯
分享最热口腔新闻
分享时下最热观点
偶尔还有道听途说
掌上牙医
ldentist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