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因为牙坏初期,不会感到疼痛,当坏牙形成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的食物时才发生疼痛,一般情况是酸痛。那么,这种疼真的不需要治吗?今天,小言给各位爸爸妈妈讲讲儿童的牙坏了,治还是不治?如何预防?
1乳牙形成龋齿对儿童的危害儿童龋齿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因为乳牙钙化程度低,易受细菌侵蚀而蛀坏。儿童患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儿童口腔不洁;另一方面,儿童营养状况不好。
事实上,“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乳牙龋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牙髓炎,甚至会发展成根尖周炎,引起剧烈疼痛和牙龈局部肿胀或相应部位的颌面部肿胀。
乳牙根尖周炎还可能会波及到在其根端部的后继恒牙牙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乳牙根尖周炎可使后继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顺序和位置。
严重的龋齿可导致乳牙牙冠长度缩短或被过早拔除,致使后继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发生位置异常,造成恒牙牙齿排列不齐。
2龋齿对儿童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呢?对局部健康的影响:
1、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2、恒牙错牙合和发育不良。
3、颌面部畸形。
4、影响儿童发育,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等。
5、由于坏牙疼痛,会助长偏侧咀嚼不良习惯。
6、继发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源性囊肿或间隙感染等。严重时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形成所谓的忒奈氏牙。
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影响生长发育。由于龋齿疼痛,以及乳牙龋坏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引起感染性疾病。儿童龋齿引起根尖周围感染时,往往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与此有关的疾病有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病。
3、龋齿引起的根端肉芽肿、囊肿、牙髓感染等完全可成为感染病灶。在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脓疱疮、猩红热、败血症等。研究表明有深度龋齿、残根、牙糟脓肿的儿童,81%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颌下淋巴结。在龋齿治疗后,70%的肿大淋巴结可以消退。
4、患龋齿儿童的口腔温度较正常儿童高,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增块,红细胞减少,血色素低下,血清总蛋白改变。当龋齿治疗后则恢复至正常,但血清总蛋白蛋短期内改变不大,因此,当孩子不明原因的低热、贫血、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时,不妨首先进行口腔检查。
5、造成心理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3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预防龋齿呢?正确的喂养方式:有些家长通过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方式,这会将口腔中的致病菌传播给孩子。致龋细菌传给孩子越早,孩子越容易发生龋齿。因此,家长应注意喂养卫生,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避免把致病菌传播给婴幼儿。
从小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孩子喂养后,及时用手指牙刷(套在大人手指上,帮助孩子刷牙的牙刷)或纱布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并按摩牙龈,注意睡前喂奶不要加糖,只给白水。
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卫生:这是预防的关键,从小养成早中晚刷牙,有效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选用含氟牙膏及儿童牙刷,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要注意言传身教,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牙齿健康。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孩子小自律性差,有的会不自觉地咬手指,吮唇、舐舌,张口呼吸,偏侧咀嚼等。这些习惯会造成儿童的牙颌畸形。一旦发现,家长应给予及时纠正。
养成合理的结构:经常吃不同类食物如水果、乳制品、谷物、蔬菜、肉、蛋类等富含维生素、钙、磷、氟的食物,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平衡膳食有助于孩子的牙齿健康。
窝沟封闭剂防龋:当孩子牙萌出后,牙齿的有些部位存在窝沟裂隙,是容易长虫牙的部位,可找牙医用窝沟封闭剂涂于牙面上保护牙齿,材料固化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裂隙中,阻挡了细菌的侵蚀,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定期拜访牙医,与牙医成为朋友:每半年带孩子找牙医进行口腔检查,不要等到牙痛了才去,若经常找牙医看看,每次看牙不痛,那么小朋友也不会害怕牙医了,而且对小朋友终身有益。
-END-
(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供更多的读者受益,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素材源于网络原作者及出处不详,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或版权,望请及时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需转载本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